一个人知之甚少怎会反思?没有反思又如何会进步?虽然说现在大多数人都推崇金钱至上,可学习、反思、改过、自新然后进步都是不可或缺的。
我曾见过这样的人,文化水平我只能说他非文盲,也不知是什么机遇巧合使他成了爆发户,身着名牌服,口叼中华烟,坐骑是路虎,可由于他的浅薄,他目空一切,待人傲慢,说起话来装腔作势,就更别提学习自省了,他认为钱能解决问题,学习干嘛?简直就是浪费时间。他投资了一个生意,可由于他不懂技术不懂法,最后赔个精光不说,还成了被告,真是应了那句“德不配位,必有灾殃”啊!
所以说只有博学,才会发现自己懂得少,才会越来越谦逊,才会自省,才会少走弯路,才会进步!所以呀“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智明而行无过矣”,“活到老学到老”,学习吧,永远不晚!
中国古代对人的要求是成就君子人格,而成就君子人格方式就是这句"君子博学而日叁省乎己",达到"知(智)明而行无过"的状态。
荀子也是儒家子弟,虽然他也吸收了法家的一些成份,荀儒与孔儒,孟儒又有所不同。"日叁省"就是曾子"叁省吾身",叁省省什么?全心谋事,讲究诚信,老师、经卷之言。
"知明而无过"还过于简略,达到"知明"不是那么简单的。中庸上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博学但不应盲目接受,要问为什么,要思考内在逻辑,与相似知识比较分析,形成内心确信的准则,然后去努力实践,达到"知行合一"。也许就能"无过"了。
荀子说君子就是这种有知识,善反思,懂技巧,做事得当的人。实际上,有过无过的判断,只是基于君子的内心道德准则,但这套准则只是***而不一定是真理,真理往往是***裸的。君子只是按求善的心理行事,而不一定按求真的心理行事。所以,生活中的君子一定是为人谦虚,与人为善,成人之美的人。
学习新事物或知识,对不对,只有不断反省检验才能知道,去错保对,有了正确的知识为理论指引,行为当然就不会犯错,人才会一天天进步,长此以往,就会成为一个对国家和人民有益的人。
这两句出自先秦学者荀况的《荀子.劝学》:“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叁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我们在中学时就学过这篇古文,其意思是说君子广泛地学习,通晓古今事情,知识博大精深,而且经常拿所学到的知识来省察对照自己的言行,不断加以修正,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样时常保持头脑清醒,智慧明达,卓识远见,在为人处事时就能汲取别人经验教训而没有过失了。
例如我们的开国领袖***就是一位勤奋好学、博古通今、心胸宽广的人,他聪慧过人,掌中有千秋史,胸中装百万兵,文能满腹经纶、挥墨高吟,武能安邦定国,神威远震。历史上也有很多类似的伟大人物,如诸葛亮、刘伯温等都是博学多才的人。
如今,我们也应以先贤为榜样,努力学习,博***众长,并勤于自省,不断修身,增智能,补愚拙,这样才能成就我们的事业。
这句话出自先秦荀况《荀子·劝学》,其原文内容是“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我们在初中或高中时代背诵的非常熟练的名句。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其含义是:君子广泛深入地学习,并且经常以学到的东西来检查反省自己的言行,遇到事情就可以不盲目,行为也就没有过失。
《劝学》是《荀子》一书的首篇。又名《劝学篇》。劝学,就是鼓励学习。本篇较系统地论述了学习的理论和方法。前一部分(第一段),论述学习的重要性;后一部分(第二、三段),论述学习的步骤、内容、途径等有关问题。
真相早就淹没在历史的尘埃里了,即使是当时人对这个事情的记述都是不一样的。所谓的龚自珍的儿子带人火烧圆明园的记述,大体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根据《同治重修圆明园》中记载的:初有奸人龚孝拱者,游海上,以诈通于夷,闻圆明园多藏三代鼎彝,龚故嗜金刚刻,至庚申京师之变,乃乘夷乱,导之入园,纵火肆掠……
文中所说的龚孝拱实际上就是龚半伦。龚橙,字孝拱,龚自珍之子,晚年号半伦。之后的《圆明园残毁考》等书中都记述,称龚半伦带着英法联军烧了圆明园。
但也有不同声音,例如光绪年间的杨云史就在其《檀青引序》中做了如下记述:奸民李某,导联军劫圆明园,珠玉珍宝尽出……朝廷稍稍闻圆明园之毁,祸由李某,下狱穷治,诛之,籍其产,以赐文丰家属焉。
(龚孝拱旧照)
龚半伦有没有给英法联军带路,这个我们不敢说。毕竟我们没有亲历者的一手资料可以证明,龚半伦自己本人也否认给英法联军带路火烧圆明园。但他给洋人做过翻译是事实,也正是因为如此,当时人恨他,也有往他身上泼脏水的嫌疑。
对于龚自珍这个名字想必很多读者都不会陌生,毕竟他的诗歌到现在还被人广为流传,影响深远。而如此正直有为而造诣非凡的一代伟大诗人,为何他的儿子却是个卖国贼呢?具体缘由请听笔者娓娓道来!
龚自珍自幼诵读诗文,学习能力很强,悟性也高,意气风发的他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经典诗文,卓越的创作才华为他赢得了世人的赞扬。然而我们都知道龚自珍这一生并不是很顺利,他21岁的时候参加乡试,但是没有考中,在同一年的时候,他的妻子因为庸医误诊而去世了,他的生活也因此陷入了抑郁之中。
经过一年多的疗伤他终于从中恢复过来,自此龚自珍开始关注政治,并且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蜕变后的龚自珍让家人都大吃一惊,5年之后他再次参加乡试,终于考上了,并且受到当时的主考官青睐,进而被引荐。但是在一年后的他参加会试再次失败。根据资料显示:他一共参加过6次会试,最终才能考进进士,这样在非常出名的文人之间其实是十分罕见的,俨然像是一个被放逐边际的文人,始终不能得志。
在龚自珍29岁前后的几十年里,利用当时职业的优势阅读了书阁里面的档案和典籍,根据自己的一些所见所闻探讨历史的得失,后来又参加不少的古典籍的修正,写出了有深刻见解的文章,但是因为他的性格十分刚直,所以他在朝堂上指出问题的时候屡屡触动禁忌。
笔者认为在当时的官场环境下要么就是随波逐流的妥协要么就是继续坚持正义,性格影响命运,刚正不阿的龚自珍毅然决然选择了后者。但是令后人疑惑的是他的儿子龚橙却背负卖国骂名,引兵火烧圆明园,其实真实原因并非如此。
据说龚橙幼年的时候识字能力很强,再加上家庭坏境不错,得到不少有名人士的指点,在文学上的造诣,还算是比较有说服力。他平日里十分豪放,有种恃才傲物的感觉,被当时社会名流很多人看不惯。而龚橙这人并不是什么正直之人,因为不善于操持家务,好吃懒做,家中坏境越来越差,于是他开始变卖家里父辈留下来的藏品,直到家徒四壁,无物可卖的时候,龚橙不惜做了英国人的幕僚,残喘度日。根据文献记载,他甚至还将自己的女儿嫁给英国人做小妾以获取钱财。最令人诟病的是他带敌***烧圆明园,其实这都是以讹传讹,不属实的传闻。
此话怎讲,第一:圆明园作为北京城藏宝最多的宫殿之一,早已众人皆知,而英法联军随便找一个老百姓问路都能获知圆明园的具体地址,还需要龚橙带路吗?第二:当时的英法联军方面的侵略资料中也未曾记载龚橙为其领路,再加上事后清***也没有将龚橙送进大牢,可见此事与龚橙应该是没有关系的。第三:文人相轻,龚橙凭借父亲名声恃才傲物,狂妄自大,自然会有很多文人与龚橙有隔阂,所以才有会那些作家在著书时都谈到龚橙是个卖国贼、大叛徒。
笔者认为,通过“龚橙***”也可以反观我们自己的生活场景,对于很多事不要人云亦云,一定要有一个清晰的头脑,批判性的去客观看待事情,理性的去思考这件事的因果关系,这样才能得到一个比较客观的答案。
龚自珍之子龚橙,原名襄,字孝拱,号半伦。
坊间的确有传言称,龚橙曾做“带路党”(包括带路前往、提议焚烧两说),于1860年引导英法联军焚掠了圆明园。
这段公案,可以确认的事实有三:
(1)据龚橙好友王韬《淞滨琐话》中的记载,龚通英文,当时受雇于英使馆参赞威妥玛,以“记室”身份于1860年7月初随英法联军北上进京。
(2)据1862年龚橙致好友赵烈文的书信,当时他已因效力于英法联军而受到时人责备。至于“带路党”之说,要到民国初年,才见诸各种笔记、杂记、***,广为流传。
谢邀。关于题主的这个问题,历来众说纷纭,有人说这是谣传,也有人认为这是板上钉钉的事。事实上,龚橙(字半伦)确实是英法联军入侵圆明园的“带路党”。具体经过,且听子渊为君道来。
▲龚自珍画像
故事还要先从龚自珍说起。龚自珍,号定庵,出生于官宦世家,祖辈多有才子***,其母虽为一介女流,但是颇晓文章,年幼之时就在母亲教导下,熟读四书五经。年少的知识积累加上本身天资机敏,让他十三岁起能写出一些不同凡响的文章和诗篇。不过满腹才华并没有让他在科举中崭露头角,从十八岁开始就一直止步于乡试,直到八年后才勉强入围。原本看到希望的龚自珍,在次年兴冲冲地参加了会试,不料又是一桶冷水从头浇到尾,等他在会试中熬出头,已经是十年后的事情了。
▲清朝科举场景蜡像
那些年中,他逐渐看清了科举的利弊、朝廷的黑暗和隐藏在社会上的凶险,为官十年中他不断地向皇帝上书,发表自己的看法,还曾对禁烟名臣林则徐表示鼎力支持。他从来不与权贵同流合污,总是以兴国强国为己任,可惜他的主张并没有引起皇帝注意,反倒遭受了权贵的多年打压。对统治者失去信心的龚自珍,在十年后终于决定辞官回家,著书立说,决心用文字惊醒世人。后来打算去上海参加对外的战斗,却不幸在半途暴病身亡。
▲龚自珍故居
纵观龚自珍一生,聪敏过人又铁骨铮铮,他欲匡扶社稷,可惜生不逢时,没有遇到明君,想投身战场报效国家却又不幸病亡。讲道理,这样的人,其子嗣应该继承遗志,可惜上天却和他开了一个玩笑,给了他一个不孝子。龚橙幼时和父亲一样,机敏好学,曾经也是龚自珍的骄傲,可是只参加过一次科举遭到失败,便从此厌恶这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