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夫相聚游戏,悲歌慷慨翻译,丈夫相聚游戏,悲歌慷慨起则相随推剽

tamoadmin 成语解释 2024-06-03 16 0

古代时候的中山国是哪?你怎么认为?

中山国(前414年—前296年),春秋战国时期由白狄鲜虞人所建立的国家,虽千乘,却能与七雄并称为战国第八雄。

或许,有的朋友压根就没有听说过这个国家,也难怪,因为这个国家着实不大。鲜虞中山国,以武力著称,善战;因盛产美女,遂又以美女而闻名于各诸侯国。

白狄鲜虞人最初乃生活于欧亚草原的游牧部落,后因气候变化等影响而一路东迁,进入中国,被中原诸国称之为戎狄。

进入中国后的白狄最初生活在陕北绥德一带,后由于受到晋国的压迫而迁徙到太行山区一带,鲜虞人之得名出自鲜虞水,鲜虞水即今源出五台山西南流注于滹沱河的清水河,而清水河一带的白狄人,便被称为鲜虞人,因此这一带成为鲜虞最早的发祥地。

公元前506年,鲜虞人在有险可守的中人城(今河北唐县西北粟山)建国,中山国强盛时期的疆域,包括今河北保定地区南部、石家庄地区大部、邢台地区北部及衡水地区西部,南北从鄗至鸱之塞约200公里,东西从井陉到扶柳约150公里。

公元前296年,赵武灵王灭中山国,将其王尚迁徙到肤施,中山国自春秋末期立国,经过350余年时间,宣告灭亡。

丈夫相聚游戏,悲歌慷慨翻译,丈夫相聚游戏,悲歌慷慨起则相随推剽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而今天的部分易姓人氏,就是末代中山王,尚的后裔。


喜欢的朋友请多多点赞评论,期待您的关注与支持,十分感谢!

古中山国鼎盛时的疆域范围大致在今太行山以东,拒马河以南,河北冀州以西,邢台以北的地区。包括了今天河北省石家庄市及所属县市,保定市大部分所属县市。

丈夫相聚游戏,悲歌慷慨翻译,丈夫相聚游戏,悲歌慷慨起则相随推剽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晋郭缘生《述记征》中记录了太行八陉:“太行山首始于河内,自河内北至幽州,凡百岭,连亘十二州之界。有八陉:……第五井陉;第六飞狐陉,一名望都关;第七蒲阴陉,此三陉在中山;……”此处的中山指的就是中山国,可作印证。井陉今属石家庄市,飞狐陉位于今保定市涞源县北和张家口市蔚县之南,蒲阴陉位于今保定易县。这就是中山国依太行山立国的南北疆域大致范围。

中山国源自鲜虞部落,自山西迁至正定、***一带,在此立国,后国都三迁至古灵寿城(今河北平山县上三汲乡附近)。经历了戎狄、鲜虞和中山三个发展阶段,曾长期与晋国等中原国家交战,一度被视为中原国家的心腹大患。公元前407年曾被魏文侯灭国,公元前380年前后中山桓公复国,定都灵寿(今河北平山县上三汲乡附近),经过努力成为千乘大国,可以比肩战国七雄,甚至曾和赵、燕、魏、韩一起“五国相王”,五国平起平坐相互称王。复兴后的中山国位于赵国东北部,把赵国南北两部分领土分割开来,因此成为赵国的心腹之患。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公元前296年赵国终于将中山国彻底灭国。

我是莱驹为右,谈古论今,欢迎关注评论。

丈夫相聚游戏,悲歌慷慨翻译,丈夫相聚游戏,悲歌慷慨起则相随推剽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中山国是白狄建立的国家。中山国的疆域,基本在现在河北石家庄,也包括保定的一部分。《战国策*秦策》:昔者中山之地方五百里。



《礼记*王制》:东曰夷、西曰戎、南曰蛮、北曰狄。狄是一个范指,白狄是确指基本生活在陕北或是陕西东部的狄人。为什么叫白狄,这个白字可能取自于姓氏或取自于生活的地名,没有确实的定论。白狄的姮姓是非常古老的姓,来自于远古。建立中山国的是白狄中的鲜虞一支,为姬姓。姬姓是周王族的姓氏。有种说法:六千年前,炎帝统一关中渭河以南地区时,打败众多异姓部落,其中,轩辕氏的一部分迁入渭北来发展。从渭北北山扩散到河套这一区域的轩辕氏,称北狄或白狄。

从公元前555到公元前450年,关于中山国一直没有详实确切的记录始见于记载是《左传*襄公十八年》,突兀一句,“十有八年春,白狄始来。”但是这个白狄不能确定是当时的中山国还是鲜虞国。当时的中山国和鲜虞国都在现在的石家庄一带。西周初封的中山侯国在《战国策*中山策》里记载了一个故事,给这个初封的中山侯国做了结局的交待,也格外让人觉得悲辛。

中山君鄉都士(国都中的士人),因为羊羹不遍,惹怒了没分到羊羹的中山国大夫司马子期。司马子期就为了一杯羹,游说楚王伐中山。中山君逃亡而走,只有两个人挈戈而随其后。中山君问这两个人为什么肯追随自己。二人对曰:“臣有父,尝饿,君下壶飧饵之。臣父且死,曰:’中山有事,汝必死之。’故来死君也。”因一杯羹而亡的中山君这时喟然而仰叹曰:“与不期众少,其于当厄;怨不期深浅,其于伤心。吾以一杯羊羹亡国,以一壶飧得士二人。”

伤透了心的中山君连楚国这个最后的盟友也没有了,复国无望,在史籍彻底消失。

在史籍中过了几十年,中山国再次出现。先秦《世本》记载:中山武公居顾,桓公徙灵寿。《史记*赵世家》:(献侯)十年(公元前414年),中山武公初立。1***8年中山王墓在河北平山县发掘,出土方壶,有铭文记载“惟皇祖文、武,桓祖,成考”从中山王方壶的铭文上看,中山国世系的传承应该是:文、武、桓、成。后来中山国再亡于魏之手。后中山桓公复国,赵国逐渐成了中山国最大的威胁。于是中山国修长城,引水围鄗,攻守并举地对抗赵国。

公元前323年中山国国君称王。公元前305年,赵国举二十万之众大举攻打中山国,攻下鄗、石邑、封龙、东垣,势如破竹之下中山国不得不割地求和。此后,赵国不断蚕食中山国土地。《战国策*魏策》曰:中山数割数伐而随以亡。赵军攻下国都灵寿,中山王逃亡。赵立傀儡,后又黜。中山国最后亡于赵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