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来常往长安,常来常往长安长宁

tamoadmin 百业资讯 2024-05-22 26 0

怎样欣赏王勃的千古名篇《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650一676)字子安,绛州龙门 (今山西省河津县)人。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人称"初唐四杰"。初唐五律发展到"四杰"其中,王勃的成就最高,今存《王子安集》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常来常往长安,常来常往长安长宁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这是王勃在长安就职时写的一首送别诗。当时就广泛传诵,是首很得盛名的诗。王勃反对六朝

(即南北朝)时那种藻 绘辞艳的风习,显示出了诗歌创作中的一种健康倾向,这首诗是很有典型意义的。

这首诗和王勃那篇气贯千古的《滕王阁序》一样,注定会在文学史上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要知道,初唐时期的送别诗,才刚刚形成一个正式题材,从酒宴形式到真正的临景送别,却脱不开悲哀愁苦的心绪。而王勃以他纯熟的诗艺,昂扬的气魄和拨打的胸襟,大笔一挥留下这首别开生面的送别作品,实在令人耳目一新。

常来常往长安,常来常往长安长宁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王勃是"初唐四杰"之一,他们以豪杰之气开有唐一代昂扬诗风,扫去宫体诗的流弊,给诗文领域带来了希望。杜甫在《戏为六绝句》中这样评价四杰:"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王勃作为四杰的代表,其诗文气势不可谓不恢弘。这首《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就以积极的态度取代送别的伤感凄楚,典型地体现了四杰于诗文创作的豪情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常来常往长安,常来常往长安长宁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这首诗的意思是:三秦之地护卫着巍巍长安,透过那风云烟雾,可以远远看到蜀川。我再次与你离别,心中无限感慨,我们都是宦海中人啊!彼此情意相通,命途相似。四海之内有知心朋友,即使远在天边也如同近在比邻。且放开胸怀!在岔路口上分手之时,可不要像小儿女那样悲伤洒泪湿了佩巾!
这首诗是王勃供职长安的时候写的,他的朋友——一位姓杜的少府要到蜀地四川去任县尉了,临别之际,王勃就做了这首诗为他送别。

首先,首联第一句是倒装,实际应该是三秦辅城阙,指关中地护卫着长安。"辅"用得比较妙,一个拟人化的手法,写出长安的固若金汤,和三秦护卫长安的气势雄伟。"望"也是气势恢宏,似乎目的地就在眼前,不过隔了一层风雾罢了。开端就气势阔大,为全诗昂扬的情感基调奠定了基础。

颔联则与朋友共情,既然同是宦游人,自然心绪相同:我与你是真正的心意相通,是知心朋友,你莫要感到孤独,还有同是宦游人的我和你一起体味这种种心情啊。

一提起王勃,人们首先想到就是这首诗和滕王阁序,再就是那定格在26岁的青春年华。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全诗:城阙补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这首送别诗一洗千古悲酸之态,思想开阔,感情爽朗,可谓独标高格。

这首诗企改当时“争构纤微,竞为雕刻"的诗风,用语浅直,故而语句无须太多解释。第一句写长安的城阙为三秦之地拱卫,点明送别之地。第二句点明杜少府将宦游之地蜀川,用“风烟"“望”把秦蜀两地相连。第三.四句欲吐还吞:跟你离别的意绪啊!你我都是远离故土.宦游他乡的人,客中之别,何必感伤?三联为千古名句,虽有曹植诗化用痕迹,却远超曹诗,可谓高度概括之言,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了。尾联紧接三联语意:只要两心知,即使天涯海角,不就跟邻居一样吗?就不要在临别之时哭鼻子.抹眼泪了,象个小儿女一样。

王勃的诗虽多写个人生活,且流于华艳,但在初唐诗人中,其才华却是与世共睹的。

这是史上最豪放的送别诗,全篇不作一句忧愁,颈联更是流传千古,我们都很熟悉,不得不感慨,天才就是天才。

关于送别,一直是人类一个亘古的话题,尤其是在古代,由于交通及沟通不便,一次离别很可能意味着再也难相见。而在我国浩如烟海的古典诗词中,送别诗这一题材同样占了很大比例。“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是王维对友人的对友人的无限深情,“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是友人别离后,王昌龄带信给亲友的嘱托。别离往往是忧愁的,而意气风发的初唐四杰之首王勃却不这么认为,他一改传统送别诗哀愁低沉的格调,以明朗态度、高远志向和旷达胸怀,为后人留下了史上最豪放的送别诗。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少年天才王勃劈头一副工整漂亮的对仗,让人眼前一亮。长安帝京雄伟的城墙、城楼,在广袤无际的关中平原拱卫下,显得更加巍峨雄壮,站在上面,仿佛能看到遥远的巴山蜀水。虽是烟雾蒙蒙,像离别的心情一样有些迷茫,但是,它不同于天涯送孤舟,也不是长亭折杨柳,它的取点是大场面,大取景,透着雄浑,透着豪气。同时,送别的地点,方向,目的地清晰显见。一个“望”字,拉近了秦蜀的距离,拓宽了诗的意境,开创出雄浑壮阔的气象,为这首豪壮诗奠定了基调。

王勃的这首诗脍炙人口。特别是颈联,只要是中国人,基本上都能顺口背出来。像这种大流行又确实高妙的诗其实赏析很多,我们必须找准自己的欣赏角度,加上分析出来对人有帮助,才不是废话。

仔细看这首五律,发现挺奇特。这首诗使用了很多五律***有的技法。

我们知道王勃在676年,27岁上就死了。那一年,杜审言(杜甫爷爷)29岁。沈佺期只有20来岁。宋之问20岁,还和刘希夷一边在桃林饮酒,一边偷偷记下了大侄儿的《代悲白头翁》,后来说是自己写的,造成唐诗上的一桩疑案。也就是说,王勃死的那年,格律体的三大创始人都还都是小哥,也许诗名少年早成,但是整理创造格律体的规制应该还要二三十年之后。

而王勃的这首诗不但平仄严整,还包含了律诗的变格,对仗变体。可以作为格律体的标准例子来研究,这也侧面说明了初唐四杰不但在诗风上对齐梁体进行了改革,也影响了宫廷诗人在对格律体的创造。我们具体来看:

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先看这首出于格律体之前的“五律”的格律。“秦,津,人,邻,巾”韵脚没问题不用多讲,看平仄。“城阙辅三秦”,仄起押韵的格式:“仄仄仄平平”,根据格律体“对”,“粘”的规则(不清楚的关注看其他回答,有解释),得出整首诗的平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