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尽知的意思是形容一个人对生活非常了解,对生活中所有的事物都了如指掌。比喻一个人见多识广,博学多才。也可以理解为一个人对另外一个人所有的事情都了解,对别人知根知底。天下之大,无奇不有,我们不能忽视每个人的能力,我们需要在生活中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才能,也能够了解更多的事物。
以前高中语文最喜欢考成语题了,因为很多成语被误传了,意思都变了,所以我经常做错。
为了解答这道题,我特意去查了资料,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原来我们经常挂在嘴边的成语或俗语,当初根本不长这个样子。下面分享10个误传千年的成语或俗语。
原句:枳句来巢,空穴来风。 ——《风赋》
原句的意思是,由于枳树弯曲,树枝上经常招引鸟儿筑巢;由于有空的洞穴,才引来了风。
所以,“空穴”和“来风”其实是一因一果,这个成语的喻意应该是,消息或传说有根据、有来由。
现在多误传为消息和传说毫无根据,与愿意基本相反。
“人尽可夫”的典故发生在春秋时期的郑国,当时郑厉公想要除掉雍姬的父亲祭足,而雍姬只能在父亲和丈夫之间选择一位,最后雍姬选择了父亲,郑厉公被反杀。
“人尽可夫”的原意是, 一个女子,是***都可以成为她的丈夫的;而与父亲则是天然的骨血关系,只有一人,不能与夫相比。
现在多误传为贬义,形容生活作风不检点的女子。
谢谢邀请,我知道的有下这些: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皮匠”实际上是“裨将”的谐音,“裨将”在古代是指“副将”。原意是指三个副将的智慧合起来能顶一个诸葛亮。流传中,人们将“裨将”说成了“皮匠”。诸葛亮和皮匠没有可比性。
狗屁不通 :这个成语最初是“狗皮不通”。狗的表皮没有汗腺,酷夏,狗要借助舌头来散发体内的燥热。“狗皮不通”就是指狗身体的这个特点。“屁”是污浊的象征,后来用于形容文理不通的东西。
不见棺材不落泪 ; 本是“不见亲棺不落泪“并不是见了任何棺材都要落泪;讹变之后有点莫名其妙了。
不到黄河心不死 :本是“不到乌江心不死”。乌江,项羽自刎的地方。乌江讹变成黄河,真实让人无从解释了。 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 意思是要打到狼,就要不怕跑路,不怕费鞋。四川一带方言中管鞋子叫hai子,因此被讹传。
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原为“嫁乞随乞,嫁叟随叟”。意思是一个女人即使嫁给乞丐或者是年龄大的人,也要随其生活一辈子。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一俗语转音变成鸡和狗了。
成语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它能以简短的文字准确地表达出丰富的内涵。但是很多人对于成语的理解,只停留在字面意思,并不了解它的来历和典故,因此误传误用的现象时有发生。
现在分享几个被人们误传已久的成语:
1.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出处:“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孟子·离娄上》
这句话是孟子说的,说的是舜在娶妻时没有提前告知自己的父母,没有尽到自己做儿子的责任,这就是“无后”了。所以说“无后”的意思是没有尽到作为后代的责任,并不是真的指没有后代。
而汉代的赵岐断章取义,随意注释,于是就变成了“不结婚、没有子嗣是最大的不孝。”然后现在这句话,也变成古往今来催生、催婚的利器了。
2.文不加点
出处:“衡因为赋,笔不停缀,文不加点。”——萧统《祢衡〈鹦鹉赋〉·序》
汉末文学家祢衡,擅长文章词赋。一次宴会上,有人献鹦鹉一只。祢衡应主人之请,即兴作《鹦鹉赋》一篇,提笔一气呵成,文不加点。
“文不加点”里的“点”是改动、修改的意思。成语的本意是指文章水平极高,写文章一气呵成,无须修改。现在经常被人误认为是写文章“不加标点”。
谢谢邀请:
我来讲一个成语:跳进黄河洗不净。意思就是说,一个聪明人偶然犯下错误,无论在心理上也好,还是在生理上也罢,总是觉得不舒服不干净,感到内疚。再说,黄河的水本来就是浑浊的,不清不干净,何必还要跳进黄河去洗呢?不是越洗越肮脏吗?
面对这个问题,老王想到了一个,随着时代两次变身,意义也大相径庭的成语。
这个成语最早出自西晋皇甫谧的《帝王世纪》一书。原句:纣倒曳九牛,抚梁易柱。
皇甫谧是即是医生又是文学家,医生里面书写的最多,作家里面病治的最好。就是这么一个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在医学界和文学界都享有盛名。
《帝王世纪》是一部记述帝王事迹的史书,上自三皇五帝,下到汉魏都有记述。
这句成语讲的是商朝亡国之君,纣王的一则小故事。那时纣王还没有继位,他的老爸帝乙是商王。一天帝乙正在朝堂跟群臣议事,由于宫殿年久失修,一根柱子突然折断。这跟柱子是承重梁,它的折断会造成整个宫殿的坍塌,后果就得像前几日,泉州倒塌的酒店一样,造成大规模的伤亡***。尤其那个时候,整个商朝的管理层就得一网打尽。
这时候,纣王从座位上蹦了出来,双臂用力抱住了即将折断的柱子。下人们赶紧换上了一个新的柱子,才避免了整个商朝的灭顶之灾。此事之后,帝乙对纣王青眼有家,册封太子,为以后商朝的灭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