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xiǎo yuè yuè
钺
鉞、戉 yuè
〈名〉
(1) (戉,形声。本义:古代兵器,青铜或铁制成,形状像板斧而较大)
(2) 同本义 [battle-axe]
戉,大斧也。——《说文》
王左杖黄戉。——《书·牧誓》。传引《六韬》:“大柯斧重八斤,一名天戉,经传皆以铖为之。”
钺,车銮声也。——《说文》。伟借为戉。
一人冕执钺。——《书·顾命》
林的读音是wánɡ lín。
王[wáng]汉语文字
王(拼音:wáng、wàng)是汉语通用规范一级汉字(常用字),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指事字,其甲骨文像斧钺之形,“王”便是以斧钺象征王权。本义是古代的最高统治者。秦汉以后,帝王改称为皇帝,“王”就成为封建皇族或功臣封爵的最高项,如:诸侯王、亲王、郡王等。也指在某个领域、某一方面取得成就的人,如:故事大王等。以上义读wáng。“王”一般作为名词,但有时也作为动词使用,指称王,多用于古代汉语中,读wàng。
回答:王林的读音:lín
琳 lín
基础释义
美玉。
详细释义
〈名〉
(形声。从玉,林声。本义:美玉)
同本义
琳,美玉也。——《说文》
琳,玉也。——《尔雅》
蹈节死义的反义词是:卖友求荣 蹈节死义_成语解释 【拼音】:dǎo jié sǐ yì 【释义】:蹈:履行,实行。坚守节操,以身殉义。 【出处】: :“惟有蹈节死义,以雪天下之耻,庶赎斧钺之诛。”
【成语】: 笔伐口诛
【拼音】: bǐ fá kǒu zhū
【解释】: 伐:声讨,攻打;诛:痛斥,责罚。从口头和书面上对坏人坏事进行揭露和声讨。
【举例造句】: 而吾辈不畏强御,不避斧钺,笔伐口诛,大声疾呼。
【成语】: 口诛笔伐
【拼音】: kǒu zhū bǐ fá
【解释】: 诛:痛斥,责罚;伐:声讨,攻打。从口头和书面上对坏人坏事进行揭露和声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