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恶痛绝(shēnwùtòngjué) 解释指对某人或某事物极端厌恶痛恨。 出处先秦·孟轲《孟子·尽心下》:“斯可谓之乡愿矣宋·朱熹集注:“过门不入而不恨之,以其不见亲就为幸,深恶而痛绝之也。”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指对人或事不满 示例闻一多《关于儒、道、土匪》:“所以儒家之反对道家,只是口头的,表面的,不像他对于墨家那样的真正的~。” 近义词疾恶如仇、痛心疾首、深恶痛疾 反义词情深意重、爱不释手 造句:冯玉祥对不遵守时间的人深恶痛绝
释义
基本
深、绝:极其,表示程度深;恶、痛:厌恶,痛恨。深深厌恶,极其痛恨。
比喻
比喻厌恶痛恨到了极点。
例句
对于他这种卑劣的行为,大家都感到深恶痛绝,决定不再跟他打交道。
这位社会派作家在他的作品中,毫无保留地表现他对迫害者的深恶痛绝。
答:痛心疾首。
详细解释:
拼音:
tòng xīn jí shǒu
解释:
伤心而且头痛。形容伤心痛恨到了极点。疾首:头痛。
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成公十三年》:“诸侯备闻此言,斯是用痛心疾首,昵就寡人。”
语法:
痛心疾首联合式;作谓语、状语、补语;指对某事的痛恨。
讨厌,憎恨
全词拼音
shēn wù tòng jué
全词释义
恶:厌恶。痛:痛恨。指厌恶、痛恨到极点。也作“深恶痛疾”。
成语出处
元·王实甫《西厢记》批注:“不言谁送来与先生者;深恶而痛绝之至也。”
深恶痛绝的恶意指的是对某种行为、事物或观点感到非常厌恶和憎恶的程度。
它是一种强烈的情感表达,表示对某种不道德、不公正或恶意的行为或价值观持强烈反对的态度。这种厌恶可能是由于道德观念、个人原则或社会价值观的冲突而产生的,并且通常会引起情绪上的不快和反感。
深恶痛绝的恶是“厌恶”的意思。
深恶痛绝,汉语成语,拼音是shēn wù tòng jué,指对某人或对某事物厌恶、痛恨到极点。
出自先秦·孟轲《孟子·尽心下》:“斯可谓之乡愿矣” 宋·朱熹集注:“过门不入而不恨之,以其不见亲就为幸,深恶而痛绝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