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来说,孝子也不一定能当官。
汉朝选拔人才的制度是察举制,这一制度由汉高祖草创到汉武帝时期形成制度,经过了六十余年的改进和完善,可以说是最符合当时形势的选拔制度,但随着时代变化,这一制度最终被时代所抛弃。
在汉十一年(前196年),汉高祖下求贤诏,令郡国推举有治国才能的贤士大夫,开了汉朝皇帝下诏选拔人才的先例,但此举并非定制,不定期举行。汉文帝增加了下诏的频率,数次下诏“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
到了汉武帝元光元年(前134年),汉武帝下诏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同时对选拔标准进行了明确规定,一是凡儒家以外的各家均不得举,二是取士包括德行、学问、法令、谋略四个方面的内容,三是分岁举和诏举两类。岁举为常科,每年推举;诏举随皇帝诏书而定。
孝廉始为孝与廉两科,汉武帝的诏书就是孝和廉各一人,颜师古注解:“孝谓曰善事父母者,廉谓清洁有廉隅者。”不过后来孝廉往往连称,进而混同为一科。
察举制明显不同于先秦时期的世卿世禄制和秦朝的军功入仕、客卿入仕,把选拔人才的着重点由功利角度转向了道德角度,这也标志着统治策略由秦朝的重视军功、重视法令变为汉朝的重视道德***,统治者利用道德力量来为自己服务,维护自己的权威。
从理论上来说,孝子能被举为孝廉,具备入仕当官的资格,但事实并非如此,因为皇帝跟被选拔者是隔离的,孝子究竟是不是孝子,需要人推荐,那这个推荐的人也没有说谎呢?所谓“举孝廉,父别居”可不是玩笑话,只要关系硬,不孝子也能通过举孝廉入仕,相对应的,孝子就被挤占了名额。
朝廷也注意到了这些情况,为了淘汰掉那些没有才干的人,朝廷在察举制上加了一条,这些孝廉们都要进行考试,察举制由推荐发展为推荐与考试结合了。也就是说,即便是真正的孝子,也需要通过考试才能当官。
这一制度跟科举制的最大不同在于,参考者要有人推举,这就涉及到一个人情规矩了,天下孝子那么多,首选谁呢?当然是自己家族的,近在眼前嘛!就算是外人,推举其为孝廉,这就是一种恩情,在官场上这就是带入门的师傅。
一个大官既带同族,又带外人门生,同族努力当上大官,继续此过程,经过数代人努力,一个门生故吏遍天下的庞大政治家族就能形成,如东汉末年的汝南袁氏等,都是四世三公出来的,这也是察举制被时代抛弃的原因。
孝,指孝悌者;廉,清廉之士。孝廉是汉武帝时设立的察举考试,以任用官员的一种科目,孝廉是“孝顺亲长、廉能正直”的意思。“孝廉”这个称呼,在明清两朝也成为对举人的雅称。
在隋唐以前没有科举制度,选拔官吏一是世族子弟,一是朝野举荐。西汉王朝以“孝悌”治天下(西汉诸帝谥号皆有“孝”,如孝惠,孝文,孝景,孝武等),因为在统治者看来,忠臣出于孝子之门。在古代为官很简单,不需要太多的能力,忠于君主,廉洁刚正即可。所以选官强调孝悌廉洁,毕竟能力是可以慢慢培养的了。
在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中,选拔人才做官是每个朝代的统治者最为重视的一件事。在先秦时代官员是士大夫们的特权,只要祖上官员子孙都是官员,平民百姓是没有什么机会的。到了秦朝***用的军功来提升官职,隋唐以后***取的是科举制,而汉代***取的则是察举孝廉来选拔官员。那汉代是不是说是个孝子就能当官呢?
察举制度的全称叫征辟察举制,是自上而下的一种选举人才的方式。有征、辟和察举三种途径。所谓的“征”就是因你的贤名声很响亮,被皇帝征招至京城担任官职;“辟”就宰相、郡守或者州牧等官员听说你很贤明被推荐官员。“察举”就是皇帝出招贤告示,按照察举的要求去审查应征者。
察举制既然是根据皇帝的告示来选拔官员,人才自然是不拘一格,但是选拔的程序相对较为严格,常见的选拔的方式为四科取士即:第一科为德行高妙,志杰清白;二科为学通修行,经中博士;三科为明达法令,足以决疑,案能覆问,文中御史;四科为刚毅多略,遭事不惑,明足以决。四科的第一科即要求道德高尚,贤良方正,清正廉洁,就是我们所说的”孝廉“,二科为通晓经典是个有文化的人,三科为通晓法令,能为百姓申冤断案,自己能写文书奏折之类的,四我为勇敢果断,有谋略。由此可以看出以孝道治天下的汉朝,孝廉是选拔官员的首要考量,但不是察举的唯一条件。
在刘邦逐步平息了天下的各种叛乱,百姓也迎来自陈胜、吴广起义以来难得的太平,刘邦十二年发布诏书说:《汉书•高祖纪》今天下贤者智能,岂特古之人乎?患在人主不交故也,士奚由进!今吾以天之灵、贤士大夫定有天下,以为一家,欲其长久,世世奉宗庙亡绝也。贤人已与我共平之矣,而不与吾共安利之,可乎?贤士大夫有肯从我游者,吾能尊显之。布告天下,使明知朕意。这是汉朝察觉制度的开端。
到了汉文帝时期又颁布诏令,推行举贤良的法令,《汉书•文帝纪》及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以匡朕之不逮。后来还确立了察举的科目和与之相对应的对策应试,但这也是在皇帝需要的时候才下诏,并没有形成一个固定的察举形式。到了汉武帝时期,他听从了董仲舒的建议,***取儒家的取士察举《汉书•武帝纪》元光元年冬十一月,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这才真正确立了汉朝的举孝廉制度,直至汉朝灭亡。考察官员主要以”孝道”、“清廉”为首要考察目标。
西汉时期,汉文帝以孝治天下。到汉武帝时期,孝廉成为一种察举制度。孝廉是指孝敬父母,廉能正直的人,可以被推举为入仕。
汉武帝独尊儒术罢黜百家,董仲舒立儒学为国学。儒家思想讲究,百事孝为先,人以孝为立身之本,“男人有德便是才”,德指品德,是说孝敬父母的人是品德高尚的人。可以推为孝廉,逐步成为重要的官员提拔的渠道。
一般被举为孝廉的人,多是先进朝廷里任郎官,熟悉朝廷的礼制,然后根据才能或需要,被任命为县丞,县令等不同的官职。
孝廉推荐制度的形成,对净化社会风气和社会的稳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更重要的是,中国传统的“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文化,得到了进一步传承与延伸,成为中华文化中的根基。
当然,举孝廉制度的出现,也逐渐被一些大的士族门阀所控制,形成了***与势力,影响了***的稳定。
东汉末年,曹操二十岁被举孝廉为郎。他被推举应该是因为家庭背景,而不是他的孝敬父母。
先秦以前的政治是贵族政治和精英政治,国家的权力部门由贵族和精英控制。所谓贵族就是指王室子弟、将相子弟;所谓精英则是各学派的精英人物。贵族子弟占据了大部分权力部门,精英则是自荐或者他荐,得到国君赏识后,委以职务。汉朝建立后,贵族政治渐渐瓦解,治国理政的人才通过“举孝廉”的方式进入权力部门。当然被举孝或者举廉的人,大部分还是贵族子弟,寒门子弟很难被“举孝廉”!
孝是指孝顺父母,对长辈恭顺;廉是指办事廉正。儒家认为对父母孝顺的人自然对国君忠诚,办事廉正的人必然秉公理政,孝与廉都是美好的品德,具备美好品德的人为官,上可为皇帝分忧,下可为百姓办事。当然除了品德外,还需要有才能,举孝廉的人只是获得了考试的资格,通过考试后,根据才能任官任职。如果通不过考试,那么也当不成官,成不了吏。
举孝察廉原为察举二科,汉武帝元光元年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即举孝举廉各一人。在两汉通常的情况下,孝廉则往往连称而混同为一科。 孝廉一科,在汉代属于清流之目,为官吏晋升的正途。被举孝廉的人大多为州郡属吏或通晓经书的儒生,察举之后,是否选得其人,还要经过考试,而后才能量才录用。郡国岁举的孝廉,到京师之后,要依其科目与被举人的学艺不同,由公府分别加以考试。
并不是所有孝子跟廉人都有资格被举荐,每个郡举荐的名额是有限的。人口满二十万的郡每年举孝廉一人,满四十万每年举孝廉两人,以此推之;人口不满二十万,每两年举孝廉一人;人口不满十万,每三年举孝廉一人。举孝廉是一种政治待遇和权力,各郡都会把握这个机会,推荐的人才那怕是贵族子弟,但是能力还是有的。
被举孝廉后且通过考试的孝子廉人任用升迁情况:在中央以郎署为主,再迁为尚书、侍御史、侍中、中郎将等官;在地方的则为令、长、丞,再迁为太守、刺史。举孝廉前期还有作用,后期就成为世家门阀的特权。东汉末年,实际上察举多为世族大家垄断,互相吹捧,弄虚作***,当时有童谣讽刺: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曹操执政后,就一改举孝廉制度,***用自荐或他荐的精英人物为官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