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心正意修身齐家,诚心正意修身齐家什么意思

tamoadmin 成语成句 2024-04-29 34 0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出自哪里?

出处:儒家经典《礼记·大学》

《礼记·大学》选段:

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诚心正意修身齐家,诚心正意修身齐家什么意思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译文:

意欲使自己意念真诚的人,则先要获取知识;获取知识的途径则在于探究事理。探究事理后才能获得正确认识,认识正确后才能意念真诚,意念真诚后才能端正心意,心意端正后才能修养好品德,品德修养好后才能调整好家族,家族调整好后才能治理好国家,国家治理好后才能使天下太平。

齐家修身治国平天下顺序?

顺序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诚心正意修身齐家,诚心正意修身齐家什么意思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儒家经典著作《大学》中提出了“欲明明德于天下者”要经历的八个环节,分别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八条目有着明显的先后关系。只有先提高自身修养,才能治好家庭、封地,最后才能实现“平天下”的政治理想。

  平天下治国齐家修身四者的出处

  “平天下、治国、齐家、修身”这四者出自《大学》。原文如下:

诚心正意修身齐家,诚心正意修身齐家什么意思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如何以儒道自我修行?

如何以儒道自我修行?坚守本心,不被外部事物诱惑,迷失本性。

讲一个小故事。

许衡,元朝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学家和天文历法学家。

宋期末年,蒙古人进军中原,天下大乱,百姓为躲避战祸,背井离乡,流离失所。

一日,许衡等人路过信阳,烈日当头,酷暑难耐,众人口干舌燥。他们走着走着,忽然发现路边一座荒废的院子里有一棵梨树,树上结满了鲜嫩多汁的梨子,众人大喜,纷纷摘梨解渴。

大家吃着果汁甘美的梨子,在树下乘凉,微风吹过,惬意无比。而许衡却没有去摘梨子吃,同行的人很是疑惑,难道他不渴吗?

一人上前问许衡:“天气这么热,你不感觉口渴吗?去拿个梨吃吧,解解渴,还有很远的路要走呢。”

许衡答道:“那棵梨树不是我的,也没有树的主人同意,怎么能随便去摘人家的果实吃呢?”

我很高兴来回答这个问题。中华民族文化的根基在儒家,儒家的根本精神体现在《大学》。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治国”、“平天下”,是大学的核心思想。孔子曰“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即,一切都要把修身作为根本!

盖格物致知,诚意正心,都是修身的功夫。齐家,治国,平天下都是以人为本,推己及人,由近到远,从修身上推起。

“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家是一个国家的最小单位,是个体安顿自己身心的港湾。没有家,人将漂泊无所归依;没有家,社会将失去秩序。所以家和万事兴,国泰民安,是人心所向!

因此,儒家把长幼有序的“齐家”视为一个人成年所必须经历的过程。学习知识,懂得吸收前人的经验,通达明理后,要意念诚挚地去端正心态,追本溯源,探究事物原理,力求做到通达完美。而格物致知,是一个不断砥砺,不断修行的过程,是境界不断提升的前提。

在这个过程之中,通过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和能力,使自己所在的家庭生活和谐,尊老爱幼,遵守社会规则,拥有良好的品格和能力,去服务社会。尽己所能,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实现个人的价值与成长。

大学之道,是明明德,是亲民,是止于至善;大学之道是修道,悟道。道是体,德为用。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在不断内省,自我完善中,修身安人,积善成德;在修齐治平中,敢为天下先,在自己工作岗位上,不断去努力开拓,继承和发展《大学》精神,复兴我们的民族文化!

大家好,我是拈花小姐姐,一个对传统文化充满兴趣的探索者,学习者。

“实践出真知”,听别人说觉得有道理,自己不去尝试,还是体会不出来。王阳明早期是很认同“程朱理学”的,所以他做了“格竹子”的尝试。

王阳明怎么格物呢?他通过***的方式,连续七天时间,都观察竹子,想悟出竹子到底有怎样的道理。王阳明这一个星期,下了苦功夫,废寝忘食,眼睛看着竹子,心里想着竹子,最后身体受不了,生病了,也没有从竹子中体会出自己想要的道理。

王阳明提出:“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朱熹和陆九渊都认为“知先行后”,也就是说我们只有先“知道”,才能“行道”。

而王阳明有不同的看法,他认为:“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以知为行,知决定行。”

知和行,是一体的,没有先后之分。知和行就像一只手的手心和手背一样。

而到了程朱理学阶段,产生了观念上的误会,程颢、程颐、朱熹这几位前辈,认为:“格物致知”需要“存天理,灭人欲”

程朱理学:认为“理”是宇宙万物的起源,这种起源是善的,人的本性来自于“理”,但是受到世界万物的影响后,容易迷失自己的本性,而让社会失去“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