鹬蚌相争,渔翁得利:一只大蚌在河滩上晒太阳,它刚刚张开贝壳,水鸟鹬就伸出长嘴去啄蚌肉,蚌连忙收紧贝壳。将鹬的长嘴夹住了。
鹬鸟生气地说:“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我看你怎么活下去?”
蚌也毫不让步地说:“今天不放你,明天不放你,我瞧你也活不成!”
正当鹬和蚌闹得不可开交的时候,被一位渔翁发现,他毫不费力就把它们捉住了。
不劳而获的寓言故事除了巜守株待兔》还有《鹬蚌相争,渔翁得利》:鹬鸟和河蚌为了争一块肉,两败俱伤,被打鱼人看见一同收了,坐等收利,不劳而获。 《鸠占鹊巢》:又叫鹊巢旭占,鸠也就是俗称布谷鸟的一种杜鹃鸟不会做巢,然后占鹊的巢繁衍后代,不劳而获。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趁着双方争执不下而从中得到好处。同“渔人得利”。
相关例句
1.在资本主义社会里,渔翁得利的事情是时有发生的。
2.我们内部你争我夺,煮豆燃萁,结果让别人得了好处,这真是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两者相争,第三者坐等收利,不劳而获。
鸠占鹊巢:
鸠不会做巢,占鹊的巢繁衍后代,不劳而获。
很早的时候,人们就发现,有些鸟类自己不会孵蛋,经常把蛋下到别的鸟的窝里,让别人替自己孵蛋并代为养育幼鸟。
于是,古人就写了一首诗发表到《诗经》上:维鹊有巢,维鸠居之。后来就慢慢演变出一个成语:鸠占鹊巢。这里的鸠不是雎鸠,也不是斑鸠,而是鳲鸠,俗称布谷鸟。鹊呢,也不是喜鹊,因为实地观察发现,布谷鸟喜欢寄养在莺、雀等鸟的窝里,
所以,有学者认为,“鸠占鹊巢”,其实是“鸠占雀巢”。
《鸠占鹊巢》的故事:从前斑鸠和喜鹊住在森林里,喜鹊懂得搭窝,每天早出晚归;而斑鸠不会搭窝,整天玩耍;后来它们成为朋友,喜鹊就邀请斑鸠去它家做客,没想到斑鸠从此就住下了,还经常带着它的家族成员一起住进来;喜鹊忍不可忍又赶不走斑鸠,最后自己飞走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谨慎交友,不要和会抢占功劳的人做朋友。
诗经·召南·鹊巢》:“维雀有巢,维鸠居上。”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四)》:“我自出钱租宅,汝何得鸠占鹊巢?” 《诗经·小雅·黄鸠》:“黄鹊威威,禽鸠亮亮。将之浮云,佐其树渊。”
“鸠占鹊巢”成语里的两种鸟,鹊和鸠,其中争议比较小的是鸠,这里的鸠不是指鸠鸽类的斑鸠。而是指俗称布谷鸟的一种杜鹃,古称鸤鸠。吴代陆玑撰毛诗陆疏广要说:“鸠,鸤鸠也。今谓布谷。”诗经曹风里也有用鸤鸠四处下蛋,来比喻儿子不在身边的篇章:“鸤鸠在桑,其子在梅…鸤鸠在桑,其子在棘…鸤鸠在桑,其子在榛。”
杜鹃科的确是属于托卵寄生的鸟类,所以鹊巢鸠占里的鸠,应该可以确认是杜鹃家族的成员。
但是喜鹊属鸦科,体型比杜鹃大,生性凶恶,杜鹃很难有机会靠近鹊巢。而且野地的实际观察,也没有杜鹃寄生在鹊巢的记录。有一种可能是杜鹃不会筑巢,而喜鹊却是真正的筑巢高手,古人做如此的对比,纯粹只是文学的想像。
喜鹊的巢呈球型,直径可达一百公分,还懂得将其出入口开在侧边,易守难攻,让鹰鹞不易得手,结构非常巧妙,喜鹊可以说是鸟界筑巢的权威。虽然如此,“鹊巢鸠占”还是违反自然现象,很难自圆其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