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纳粹德国涌现在不少军事指挥艺术***,瓦尔特•莫德尔就是其中一位。
莫德尔(1891 ~1945),出生于东普士中产阶级家庭。其父是师范教师兼乐队指挥,典型的文化家庭。
一战,参加过凡尔登战役,因作战勇敢与多次负伤,曾获高级勋章。
一战结束后,任步兵笫二团团长。1935年,被任命为德国陆军参谋部技术司司长。当时,他的长官冯•曼施泰因夸奖他是"鲤鱼池中的棱鱼"。
1938年,他晋升为少将。一年后,升任为驻德累斯顿步兵第四军参谋长。二战爆发,波兰被灭后,莫徳尔仼16军集团军参谋长。1940年晋升为中将。
东线战争爆发的1941年,他任徳第3装甲师师长。由于作战勇敢,获骑士铁十字勋章。10月,元首晋升他为装甲兵将军,担任第41装甲军军长。
1941年10月2日,德第3装装甲集团军先头营已经看见了克里姆林宫塔尖,但此时气候异常严寒,徳军已精疲力尽,伤亡越来越大,补给日益减少,燃料***经常中断,致使进攻受挫。兵强马壮的莫德尔也只剩下10辆坦克。
元首盛怒,将前线高级将领纷纷解职,莫德尔接替冯•施特劳斯上将职务,并于1942年1月担任第9集团军司令官。此时,徳军四面楚歌,兵寡器弱。莫德尔层层梯次设防、布雷,仅用少数兵力配置一线兵力与苏军周旋,精锐装甲部队作为机动预备队。一旦发现苏军攻势疲软,他立即下令反突击,迫使敌人暂时处于防御,解除了危机。为此,他获得橡树叶骑士十字勋章,并誉为"转危为安的人物"。
在1943年的库尔斯克战役前夕,莫德尔从空中侦查及苏军战备的资料分析,认为发动此役不现实,根据德军现状,只能收缩防线节约兵力,进行防御,等待机会。如果真要进攻越快越好,拖下去对苏军更有利。
1941年10月8日第3装甲集群司令霍特调任第17集团军司令,第 41摩步军军长莱因哈特顺位接替,莫德尔继任第41摩步军军长。此时的第41摩步军辖第1装甲师和第36摩步师,是“台风行动”中央集团军群战斗序列各摩步军中最弱的一个军(其他军为三个师),无论从资历和战功,莫德尔实至名归,不存在任人为亲之嫌。
10月12日第3装甲集群配合第9集团军进攻加里宁,意图与北方集团军群在此地西北面会师,更从北方包抄莫斯科,第1装甲师充当开路先锋,14日占领加里宁。以后第41摩步军配合第56摩步军于11月 23日攻占克林,随后因人员、补给不足,攻势陷入停顿。12月5日苏加里宁方面军发动反攻,直指克林地区德军各部。14日德军被迫撤出克林,16日加里宁失守,在此过程中,莫德尔指挥第41摩步军表现出从容淡定、慌而不乱的气质。
12月19日希特勒撤去陆军总司令布劳希奇和中央集团军群司令博克之职并自任陆军总司令,开始因莫斯科前的失败对德军官层进行清洗,人员撤换达120余之多。1942年1月12日莫德尔就任第9集团军司令,这里面当然有希特勒个人因素,偏爱同样出生社会低层而性格坚强、永不放弃、不轻言失败的莫德尔。
事实证明希特勒的选择无比正确,在那个德军将领***鬼哭狼嚎高喊撤退的当头,莫德尔以坚韧的信心鼓舞德军的士气,以不辞辛苦的奔忙凝聚德军的战斗力,坚守住了自己的阵地,给予苏军重大杀伤。三次勒热夫—维亚济马进攻失败,让科涅夫、朱可夫苦不堪言,勒热夫名副其实是苏军绞肉机。
莫德尔更在苏军的“库图佐夫行动”、“苏沃洛夫行动”和“巴格拉季昂行动”中充分展示自己的防御指挥能力。1944年8月德军西线防御的崩溃,莫德尔做到了败而不乱,到9月底挫败了盟军圣诞节前结束战争的图谋,“防御之狮”绝非浪名。
莫德尔才是德军名将,以前被人们都低估了。隆美尔出道以来尽打顺风仗,威名显赫;莫德尔是靠打逆风仗逐步成名。你评估一下莫德尔的做战经历,就会发现莫德尔的成名才是来之不易的。粟裕大将曾评价杜聿明:善打顺风仗,不能打逆风仗。这就是杜在东北、华东失败的主要原因。而粟裕大将是从打逆风仗成长起来的军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