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派人对安陵君说:“我想要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国,安陵君一定要答应我啊!”安陵君说:“大王给予恩惠,用大片的土地交换小的土地,很好;即使如此,我从先王那里接受了封地,愿意始终守卫它,实在不敢交换啊!”秦王不高兴。于是安陵君派遣唐雎出使到秦国。
秦王对唐雎说:“我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不听我,这是为什么呢?况且秦国已经灭了韩国亡了魏国,而安陵君却凭借方圆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的原因,是因为我把安陵君当作忠厚的长者,所以才不打他的主意。现在我用十倍于安陵的土地,让安陵君扩大领土,但是他违背我的意愿,是轻视我吗?”唐雎回答说:“不,不是像你说的这样。安陵君从先王那里接受了封地并且保卫它,即使是方圆千里的土地也不敢交换,何况仅仅是五百里呢?”
秦王勃然大怒,对唐雎说:“您曾听说过天子发怒吗?”唐雎回答说:“我未曾听说过。”秦王说:“天子发怒,倒下的尸体有百万具,血流千里。”唐雎说:“大王曾经听说过平民发怒吗?”秦王说:“平民发怒,也不过是摘掉帽子光着脚,把头往地上撞罢了。”唐雎说:“这是平庸无能的人发怒,不是有才能有胆识的人发怒。从前专诸刺杀吴王僚的时候,彗星的尾巴扫过月亮,聂政刺杀韩傀的时候,一道白光直冲上太阳;要离刺杀庆忌的时候,苍鹰扑到宫殿上。这三个人都是出身平民的有胆识的人,心里的愤怒还没发作出来,上天就降示了征兆。现在,专诸、聂政、要离,加上我就要成为四个人了。如果有才能和胆识的人一定要发怒的话,就要使两具尸体倒下,血流五步远,天下百姓都是要穿孝服,现在这个时候就是这样。”于是拔出宝剑起身想要与秦王同归于尽。
秦王变了脸色,直身而跪向唐雎道歉说:“先生请坐!怎么到这种地步!我明白了:韩国、魏国灭亡,然而安陵却凭借五十里的土地生存下来的原因,只是因为有先生啊!”[2]
唐雎是战国时期魏国有名的策士谋臣,非常果敢。安陵国是魏国附属国,。秦灭韩亡魏之后,秦王想用欺骗的手段不废吹灰之力夺取安陵。在这种危难关头唐雎奉命出使秦国。后面故事我们都知道,安陵国暂时保住了。其实在强大的秦军面前,安陵国己是微不足道,被呑并是早晚的事。
篇内有灭韩亡魏之语,似在始皇二十二年以后之事,时三晋皆属秦,何处更容得安陵五十里之地?荆轲事在先,彼时犹以督亢图藏匕首而进,兹何独许唐雎带剑上殿耶?纵令此回安陵尚存,唐雎果有劫秦之事,始皇亦未必肯学齐桓,不背曹沫也。但其文摹写入神,大为孱弱吐气。
关于这次出使,有很多史学家就提出过疑问,真实性估且不论吧。
但这次出使却是广为流传,这是为什么呢?
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第一,向士人证明靠个人的能力是可以影响一个国家的命运的。
第二,向侵略者宣告无论侵略者有多强大,天下总有义士敢于反抗。
正是文中强大的精神号召力才得以流传千古!!
谢邀。
没啥意义,倒是有不少笑话。
唐雎在国家存亡之际出使秦国,用犀利的言辞、不屈的气势压倒秦王,刻画出唐雎不畏***、英勇沉着的形象,表现了唐雎不屈不挠、敢于斗争的精神。
《战国策》唐雎的这一段意义就是刻画了一个睿智勇猛的老头,宣扬一下不畏强权的精神,除此之外没什么意义。
因为这个故事存在很大的虚构成分,即使这个是真的,那么唐雎出使秦国之后也没有保住安陵国,照样被吞并。史书上记载宁陵君魏无咎被陈胜立为魏王,秦军攻来,魏无咎为老百姓不受战乱之苦而投降了,然后自己放火把自己烧死了。所以可以推测作为魏国附属的安陵国也被灭了。
再说说这个故事,原文就不复述了,这是初中的一篇课文,不知道的百度一下。
这个故事的合理性有很大问题。
1、安陵国凭着区区五十里的弹丸之地,凭什么能够在强秦横扫***之威下幸存?就算幸存了,那么秦军只需稍微派出一点兵力,就能轻易取之,何苦用"易地"这种稍显卑微、幼稚的诡计?难道秦王没事闲的?
2、而且唐雎出使秦国的行为显得十分愚蠢。所谓皮之不存,毛之焉附,连自己的大哥魏国都被灭了,自己区区五十里就能以一国之名独立存在?五十里的土地都没人家秦国一个牙缝大。唐雎是个策士,这点道理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