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正始之音
【拼音】: zhèng shǐ zhī yīn
【解释】: ①指魏晋玄谈风气。出现于三国魏正始年间。当时以何晏、王弼为首,以老庄思想糅合儒家经义,谈玄析理,放达不羁;名土风流,盛于洛下。②指纯正的乐声。
【出处】: 《晋书·卫玠传》:“昔王辅嗣吐金声于中朝,此子复玉振于江表,微言之绪,绝而复续。不意永嘉之末,复闻正始之音。”
“空谷足音”的意思是,在寂静的山谷里听到脚步声,比喻极难得的音信、言论或事物。空谷足音[发音:kōng gǔ zú yīn]造句:出处:《诗经·小雅·白驹》:“皎皎白驹,在彼空谷。”《庄子·徐无鬼》:“闻人足音跫然而喜也。”近义词稀世之珍、千载难逢、凤毛麟角反义词多如牛毛、比比皆是、门庭若市
金革之声
成语发音:
jīn gé zhī shēng
成语解释:
金革:兵器和铠甲。兵器与铠甲相撞击的声音。指战争
成语出处:
唐·韩愈《上巳日燕太学听弹琴诗序》:“四方无斗争金革之声。”
成语为“和声共振”。
其意思是指各方面的力量共同协作,形成坚强有力的合力,并且互相促进、相得益彰。
延伸内容包括:和声共振不仅适用于团队合作,也适用于国家与国际合作,能够促进共同发展与繁荣。
同时,人际关系、家庭生活中也需要和声共振,才能形成和睦、融洽的人际关系。
含有"之"字的成语有:不了了之,心腹之患,言之有理,执子之手,取之不尽,天壤之别,害群之马
含有"声"的成语有:声声不息,风声鹤唳,细声细气,声泪俱下,饮泣吞声,娇声娇气。
变徵之声 [ biàn zhǐ zhī shēng ]
高而悲壮的声音。
弦歌之声 [ xián gē zhī shēng ]
弹琴和唱歌吟诗的声音。
郑卫之声 [ zhèng wèi zhī shēng ]
郑卫:指春秋时的郑国和卫国。指春秋战国时郑、卫等国的民间音乐。因儒家认为其音***,不同于雅乐,故斥之为淫声。
北鄙之声 [ běi bǐ zhī shēng ]
指殷纣时的音乐。后世视为亡国之声。
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 [ jīquǎnzhīshēng xiāng wén lǎo sǐbùxiāng wǎng lái ]
现在形容彼此不了解,不互通音讯。
天籁之音,余音绕梁,弦外之音,濮上之音,空谷之音,亡国之音,丝竹之音,桑间之音,靡靡之音,正始之音,郑卫之音,异口同音,水月观音,一锤定音,音声如钟,空谷足音,音与政通,异口同音,青鸟传音,君子之交,无价之宝,天府之国,神来之笔,置之度外,堂而皇之,不速之客,不毛之地,不解之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