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石问路打一字,投石问路打一字谜语

tamoadmin 成语解释 2024-12-12 5 0

李白的“树深时见鹿”频频被改,如“林深时见鹿”,你如何看待?

应该是“林深时见鹿”。林深时见鹿,林子深处看见鹿,说明李白姓戴的朋友住在树林深处,有清幽的环境,有清高格调。树深就太直白普通,浅显,没有深度。一棵树几棵树能有好的环境,好的空气?有高雅的朋友,自然自己也高雅。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我的理解为“树深时见鹿",这里的树深表示季节,树深就有时令演变慢慢转凉天气的意味,应是深秋之意;而“林深时见鹿”,这里的林深表示茂密而大片森林,则是暗示盛夏,古诗稀字如金,全在心领神会。

李白的诗句"树深时见鹿",频频改来改去,不但说明诗人在对待谴词造句方面非常严谨,对于自已的作品和读者也是很负责任的。

投石问路打一字,投石问路打一字谜语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在一首诗中,为了更好地表达作者自已的思想,意境,作者常常会选擇最形象,最确切的字或词。所以有时会在其意思相近的字或词中选来选去,最终选取最妥贴的字,使诗句更加形象。

这种现象在古代的诗人中是屡见不鲜的。例如唐代的诗人贾岛在应试的路上,在驴背上忽然想起了两句诗:"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开始想用"推"字,后来又想用"敲"字。为了更形象,更妥贴,便在驴背上反复作着推和敲的动作。这种情形正好被主管京城事务的地方官韓愈看到了,便好奇的问贾岛。听了贾岛讲的原委后,韓愈考虑了一下便给贾岛说,还是用"敲"字好。没料想这件事后来竟成为"推敲"一词的历史典故。

和这种情况相同的还有宋代的文学家王安石创作的《泊船瓜州》一诗。其中有一句“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初始诗人想用“过",后来又改为"到“,”入","满"……等,经过多次反复,最后才确定用"绿“字,

投石问路打一字,投石问路打一字谜语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由以上事例,可以充分说明古人在用字上是非常讲究和严谨的,李白将"树深时见鹿",改为"林深时见鹿是很正常的,仅这一点就值得我们后人永远学习。

我基本上同意网友《略输文***416》的观点。

文学作品都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东西,只有经历过实践,体验过生活后写出来的作品才能精彩动人,真实可信。灵感产生于素材的积累,汗水滋润出天才的蓓蕾。

投石问路打一字,投石问路打一字谜语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李白的诗句被改,可能是有些人认为自己作诗的水平比李白高吧。

把“树深时见鹿”改成“林深时见鹿”,这样改好不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但我个人认为改成“林深时见鹿”的作者应该是只凭想象,并没有去仔细观察,他的实际生活经验比较欠缺。

“树深时见鹿”出自下面这首诗。

这首诗说的是李白某一天想去拜访戴天山的道士,他沿着小溪而行,沿路两旁桃花盛开,花瓣上挂满露珠,隐隐的犬吠声夹杂在淙淙的流水声中。树丛的深处,不时有鹿出没,正午时在溪边却听不见山寺的钟声。绿色的野竹划破了青色的云气,白色的瀑布高挂在碧绿的山峰。到了地点才发现道士不在家,没有人知道他去了哪里,作者不由自主地靠在几株古松上犯愁。

在这里我们不讨论这首诗的意境,我们只分析“树深时见鹿”这句话。

李白走在小溪边,边走边欣赏着溪边的美景,这时他在树丛深处看到了鹿,“时见鹿”是说鹿时隐时现,有时露出身形,有时又将身体藏在树后,我们想象一下当时的情景,当看到树丛中的鹿出现又消失后,李白很有可能会在树丛中寻找它,大家注意,这里是在“树丛中”寻找,李白视线的焦点肯定是一棵棵树而非整片树林,所以诗句中会说“树深时见鹿”,而不是“林深时见鹿”。

我们再结合李白去拜访道士的这个地方,戴天山也就是大匡山,在四川的江油市。四川的山大多树木丛生,枝繁叶茂,但这里的树林与北方的树林不同,北方的树林很多都是一种或几种树成千上万棵生长在一起,而四川的树林种类非常多,而且会有很多低矮的灌木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