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班师回朝流程,古代班师回朝流程描写

tamoadmin 历史典故 2024-12-02 5 0

“挺雄豪之逸气,韫文武之奇才”的桓温三次北伐最终无果的原因何在?

桓温(312年-373年),字元子(一作符子),谯国龙亢(今安徽怀远龙亢镇)人。东晋政治家、军事家、权臣,谯国桓氏代表人物,东汉名儒桓荣之后,宣城内史桓彝长子。桓温第一次北伐的目标是关中。桓温军一开始所向披靡,数次大败前秦军,很快就兵屯长安郊外的灞上。此时前秦皇帝苻健已经做出了最坏的准备,只留6000老弱士兵留守长安,而自己把剩下的3万能用之兵拉出来准备打游击。可是桓温却做出了让人大跌眼镜的举动——按兵灞上不动!这次北伐最终由于桓温军在灞上逡巡不进,丧失战机,被前秦军队切断了补给,导致转胜为败。两年后桓温再次出兵北伐,他成功收复了西晋故都洛阳和大片国土。可是这次北伐的结局却比上一次更诡异,在要求朝廷迁都到自己控制的洛阳未果之后,桓温竟干脆从洛阳撤军了,“温还军之后,司、豫、青、兖复陷于贼”,北伐成果毁于一旦!太和四年(369年),桓温再次以执政的身份提出北伐,要求郗愔等部一同出兵,并趁此机会夺下了郗愔的徐、兖二州刺史职务和军权。于是,桓温终于心满意足了,率领5万大军北伐。然而,经过20年的时间流逝,北方的少数民族***已经远不是永和年间那样混乱与脆弱了。鲜卑名将慕容垂先阻击桓温军于枋头,接着切断晋军粮道,最后再趁桓温退军之机以精骑猛击,在襄邑和谯国大败桓温。然而桓温却似乎丝毫不以为意,也不再谋求北伐,而是开始一门心思谋权篡位。从太和六年(371年)开始,在短短不到3年内,桓温废了一个皇帝(海西公),差点废了第二个皇帝(简文帝),而这仅仅是因为第二个皇帝死得太快,没来得及被废。桓温真正要的,不是北伐,而是权力,北伐不过是他为了攫取权力而打的一面堂而皇之的大旗而已。正是因为如此,尽管桓温第三次北伐失败的损失并不比第一次北伐的损失大多少,而他所掌握的***则远远超过了当年,他却再也没有任何出兵北伐的举动,而是专心致志地在行“废立”之事和打击异己大臣。北伐虽然失败了,但他的真正目的——权力,却已经拿到了手。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 “四一二”反革命***,逮捕并***中国***员和*** 左派。4月18日,蒋在南京另立南京国民***,与武汉国民***对峙, 宁汉分裂。[13]北伐军攻克上海、南京后, 孙传芳不甘心失败,与 张宗昌组成 直鲁联军,反攻南京。奉系军阀 张作霖也派兵进入河南,威胁武汉。“四一二”事变后处于分裂状态中的宁汉两方,各自为战。武汉方面以 唐生智为总指挥,组成三个纵队进军河南,在 漯河、 临颍击败 奉军主力,6月1日与冯玉祥部会师郑州。南京方面亦组成三路军,北伐 陇海路,5月下旬克 蚌埠,6月初占徐州,后与直鲁军相持于鲁南。7月下旬,直鲁军反攻,占领 徐州,蒋中正组织反攻未果,遂于8月12日辞职。嗣后,直鲁军进迫南京,在龙潭战役中为南京军所败,丧其主力,双方复相持于津浦路。同年冬, 何应钦指挥第一路军反攻,十二月再克徐州。 国民革命军联军总司令冯玉祥于5月1日就任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总司令职,率部东出 潼关加入北伐行列,与武汉军会师郑州,开封,随后进入豫东与直鲁军作战,曾取得两次兰封战役的胜利,并肃清豫境 吴佩孚残余势力。山西阎锡山亦于6月宣布就任国民革命军北方军总司令职,派部进入 直隶,占领张家口、石家庄,后因奉军反攻,阎军除傅作义部坚守涿州外,余均退回晋境。[3]

7月15日, 武汉国民***领袖汪精卫召开“分共”会议,公布《统一本党政策案》,正式与中国***决裂。8月1日, 周恩来、贺龙、叶挺、刘伯承等发动 南昌起义,自此第一次国共合作彻底破裂。8月14日, 蒋介石下野。8月19日,武汉***宣布迁都南京。9月初,汪精卫亲抵南京,宁汉合流。[14]不久汪精卫又鼓励 唐生智与张发奎分别于10月爆发宁汉战争、11月爆发广州张黄事变,但 南京国民***皆获得战争之胜利,迫使唐生智、张发奎等出国 流亡。

古代班师回朝流程,古代班师回朝流程描写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桓温三次北伐不成功的原因在于违背了兵法“兵贵神速”的要旨。

永和十年,桓温率军初次北伐。军心大振,士气轩昂,所到之处势如破竹。三辅地界多郡县归降,当地老百姓夹道犒师,十分欢迎桓温大军。顺阳太守见机有利,力劝桓温打铁趁热,顺势直取长安。但桓温以为深入敌地,有粮草不继之虞,只屯兵灞上,***待当地麦子熟后收割来充作军粮再作或攻或守的打算。不料人算不若天算,敌将前秦丞相苻雄出奇兵袭击斩杀桓温守麦田之晋兵万余,并抢割麦子扬长而去。桓温粮草不继只好退兵,但被秦军驱杀,败亡万余军兵而归。

永和十二年,桓温率师二次北伐。这次并没有拖拖拉拉,而是一鼓作气势如破竹所向披靡,把洛阳给拿下了。但调兵遣将守城***不周到,桓温班师回朝后那抢占来的青州、豫州、兖州便被前燕夺去,几年后洛阳也相继沦陷。所以二次北伐虽胜犹败,损兵损粮而徒劳。

古代班师回朝流程,古代班师回朝流程描写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太和四年公元369年,桓温第三次北伐。这次的桓温,准备北伐胜利后班师回朝便直接逼晋帝禅让龙位给他。不料这次“无时鬼遇到灯笼笃”“辣蓼遇到辣蓼虫”--遇到克星了。前燕司徒申胤分释能力非常强悍,他通过对桓温性格以及对晋兵战术的研究,认为桓温“骄而恃众,怯于应变。大众深入,值可乘之会,反更逍遥中流,不出赴利,欲望持久,坐取全胜。若粮廪愆悬,情见势屈,必不战自败,此自然之数也。”(《资治通鉴。晋纪二十四。晋海西公太和四年》)。也就是说,申胤认为来个持久战,拖拖时间,桓温必然粮草不继,不战自败。果然,晋军只好丢下几万士兵尸体而退兵了。

三军未动而粮草先行,挥师远征兵贵神速,但桓温恰恰反其道而行之。后勤部粮草供应不上,前军又慢慢吞吞。所以,桓温若不败,《孙子兵法》岂不是成了纸上谈兵了么。

桓温本人

古代班师回朝流程,古代班师回朝流程描写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桓温是东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权臣。和许许多多的著名历史人物一样,桓温也是少有大志,这也是许多优秀的人的特征吧

公元345年,桓温任当时的荆州刺史,没错,就是关羽丢失的荆州,荆州蜀汉作为重要的战略重地,意义当然非同凡响,果然,当时的成汉***不稳,桓温当下果断决定,出兵蜀地,一举平定蜀地。

公元349年,也就是永和5年,永和年大家都非常熟悉,因为我们都知道一句话,那就是:

没错,王羲之就生活在这个年代,也就是东晋年间。这一年,后赵的皇帝石虎死了,北方再次陷入混乱之中,于是,桓温瞅准机会,想劝朝廷北伐。但是人家没有理睬。直到第二年,东晋朝廷才意识到这是个北伐的机会,于是东晋派出殷浩带领北伐大军,结果殷浩大败而归,于是在这一年,桓温执掌了大权!

永和十年,也就是354年,桓温第一次北伐。桓温亲自带领四万士兵,一直向西北推进,打的前秦***毫无还手之力。

当时的群众也对桓温抱有很大的信心,都是,箪食壶浆以迎将军。《晋书》记载:

但是桓温对双方的形式估计错误,桓温认为自己的势力已经非常之大了,北伐进程中几乎没有阻力,而且民心所向,皆在我方。于是桓温没有乘胜追击,而是等待前秦***自己奔溃。

结果当然是证明了桓温的错误,前秦军抢先收割了粮草,使得桓温没有足够的粮草,没有办法,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桓温不得已,只好撤军,就这样,桓温的第一次北伐流产了。

永和十二年,桓温第二次北伐,占领了洛阳,桓温想巩固自己的作战成果,稳扎稳打,就建议***迁都洛阳,但是遭到了当时的达官贵人的激烈反对。

前燕***一看,你们窝里斗,于是带兵,乘机又占领了洛阳,就这样,桓温的第二次北伐又失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