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当仁不让于师: 原指以仁为任,无所谦让。 后指遇到应该做的事就积极主动去做,不推让。 担当实现仁道的重任,即使和老师相比,也不逊色。
2
出自: 《论语·卫灵公》载: 子曰: 当仁,不让于师。
语出《论语·卫灵公》。当仁不让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原指以仁为任,无所谦让;后指遇到应该做的事就积极主动去做,不推让。
浅意为:在“以仁为己任”而寻求真理的时候,凡是不合乎仁的,必须据理力争,就是有老师在面前,也决不能迁就退让。
孔子和儒家特别重视师生关系的和谐,强调师道尊严,学生不可违背老师。这是在一般情况下。但是,在仁德面前,即使是老师,也不谦让。这是把实现仁德摆在了第一位,仁是衡量一切是非善恶的最高准则。
成语当仁不让的出处,当仁不让都能理解吧,加个“于师”就是即使在老师面前也当仁不让。
典故说明:当仁不让于师,语出《论语·卫灵公》。意为在“以仁为己任”而寻求真理的时候,凡是不合乎仁的,必须据理力争,就是有老师在面前,也决不能迁就退让。
论语的“当仁不让于师”是什么意思?原文:子曰:当仁,不让于师,说成白话:孔子说:面对着仁德就是老师,也不同他谦让,君子固守正道,而不拘泥于小信,如有同感,就点个赞,谢谢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也是他所创立的儒学理论的基石。这个观点是孔子从人性本善的前置意义上而生发的指导社会实践的道德标准。前置也就是一种理想化的认知。人之初,应当是什么样的,就应当善的。这也反映出孔子的哲学观点,
仁体现在社会实践上,则重在仁心、仁爱丶仁慈、仁义、仁术及对这种价值观念的坚守。仁义礼智信,虽各有各的意项,但五位一体,是互相关联的,不是孤立的,所以说,思想是活的灵魂。《论语》是四书之首,里面句句是不朽之言。如‘当仁不让于师‘’’这里的仁,表现出的是一个原则和对原则所应持有的立场。我认为这么做是对的,即使你是老师,我也不放弃我的原则。当然,这个原则是道德范围内的,用现代的说,是正能量。具体的说,就是当你做的事是依乎仁义、仁爱,认准只管去做,不要有所顾忌,即使老师,也不要谦让。
后世贤人说,天若不生仲尼,华夏有如长长之黑夜。孔子的仁爱思想照亮了民族前行的方向。‘’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愿天下永远是爱的春天!
谢谢题主。这句话应该从两方面理解:
一方面,这句话体现了孔子把仁放在至高位置的一贯主张
仁是儒家衡量一切是非与善恶的最高准则,是孔子的一种道德追求,通过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等这些道德标准,形成一个终极的“大同世界”,造就一个天下为公、选贤任能、和谐友爱、安居乐业、美满幸福的理想社会。而具备仁的人,追求仁的人是勇者、智者,“仁者必有勇“,***都该去追寻仁,成就仁。因此在任何时候,孔子都把仁放在第一的位置。
孔子和儒家特别强调师道尊严,重视师生关系的和谐,学生决不能违背老师,决不能不尊从老师,为师不尊是大逆。但是,在仁面前,师道尊严便退出,便要为仁让路;在仁面前,即便是尊贵无上的老师,也不能谦让,不能无视仁的存在,也要让位于仁。可见,仁在孔子那里是多么的至高无上,地位多么崇高。所以,这句话说的不是师生之间的关系,其核心其实就是强调仁的地位,仁的至尊,仁的至高无上。
另一方面,这句话又给我们一个启迪,那就是,在真理面前,什么都不重要
仁,如同真理、正义、生命、人类至高利益、伟大的精神、崇高的思想等等,当我们面对这些的时候,其他都可以不重要,都可以退而求其次,舍生取义就是这个意思。面对真理和正义,犹如孔子面对仁,那是至高无上的,雨果说:“坚持真理的人是伟大的。“还有一首我们耳熟能详的诗:生命和爱情都宝贵,但是“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和孔子这句话表达的是一个意思。
再次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