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面地相信任何一方都不是辩证法的方法,研究历史是为了还原历史,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
中国封建时代的历史是统治阶级的历史,有其局限性,借鉴外国人写的中国历史,可以帮助我们更全面、深刻地认识历史。
中国的史书与外国的史书哪个更可信?我觉得属于正史和真正的史书都是可信的,我认为国内与国外的史书都是相对真实可信的,这个可信度不好比较。
我个人认为相对来说古代史与通史国内外是普遍可信的。而近现代史由于各国所掌握的史料证据与国家间的政治立场存在不同,因此记述历史的角度往往会有偏向,因此存在一定的分歧和差异。
(朝鲜战争停战签字)
我是文人鬼,我爱好历史,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我个人不是史学家,掌握的史料有限,不敢妄断谁更可信。
我认为不能简单的下结论说我国或者外国的史书谁更可信,不能以国别或者个人立场来简单评判史书的可信度,而应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吧。
我认为要判断一本史书是否真实可信,至少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简单的分析与初步评判其可信度:
如果是相同的历史***,我认为应该综合比较,互相参照。将我国的史书与外国的史书相互参照,寻找其中的异同,再结合相关已掌握的史料进行推断和判别。
国内与国外的史书比较会有多种可能的结果:有可能是双方都是记述真实可信的历史但角度不同,有可能一方存在错漏,也可能双方都存在问题。
这话问滴!
中国的史书是中国的历史,外国的史书是外国史,都应该可信,不然继承流传不了,凭什么不信呢?
史,即便成书,是很郑重的事情,都是各代名学者认真记录下来的,时过境迁,是后人了解学习的依据,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
精神滴不行妄加揣测,生拉硬扯少根无据的怀疑,有意思么?[呲牙]
史书这类东西要有自己的考量
对于史书的记载,很多东西都是不可完全相信的,无论是中国的史书还是外国的史书,都要分析着去看,因为史书终究是依靠后人的记载完成的,而后人的观点和他的思想都影响了史书的公正性。
中国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明朝皇帝朱厚照,这个皇帝一开始的历史记载是花天酒地,昏庸无能,完全是一个无恶不作的小混混姿态,但随着现代的理解,这个皇帝的形象开始逐渐好转,变成了崇尚自由,敢爱敢恨,且有所作为的帝王,这种形象的改变完全是当时社会的理解不同,所以给后人留下结果也就不同了。作为封建社会,特别是明朝时期,奉行朱子理论,克己复礼的社会,朱厚照的一切都属于离经叛道,史官的笔下怎么可能写出一个好的形象来?而现代社会对作为一个人的理解,倒觉得无可厚非,自然有从人性的角度理解了他。
如果,当时的史官或者能够影响史官执笔的当权人士,恨这个人,就很有可能将他的好的一面一笔带过,甚至抹杀,坏的一面重笔浓彩,这个历史就完全变样了。
找一个公正的史官不带偏见,不带任何感情的记载历史,其实真的很难,就连《史记》作者司马迁大人,够公正了吧,为了迎合汉王朝的当权者,为了汉王朝统治合法性,也把秦始皇写的一塌糊涂,连他的母亲都乱骂一通,何况别的史官了。
这是中国历史上的史官,在国外,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历史写的可歌可泣,辉煌无比,但实际上哥伦布就是一帮出海淘金的类似于海盗的家伙,一帮殖民主义者,他们带人在海上寻找金银珠宝,烧杀抢掠,占领土地,干尽了坏事,却被捧为开拓者大肆宣扬,想想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英国人在美洲干的那些事,哪一件不是血腥暴力,最终还背叛自己的国家,建立美利坚合众国,这个美国的历史还会把华盛顿乱写吗?
这就是历史,所以我们看历史的时候,应该了解当时的历史环境,历史文化,对他的蛛丝马迹进行分析,才能真正了解那些发生的事情。
🇨🇳中华民族有悠久的历史,灿烂光辉的文化,历经千万年,风华绝代,繁荣昌盛。自黄帝始就设有史官,凡军国大事,人文地理,山川异域,外交风云皆显于文史子籍,历朝历代皆有忠贞不二,写史颂忠之贤孺,比较公正无个私客观的再现了千万年间的人文地理,政治智慧大国气度。如史记,后汉书,资治通鉴,唐史,宋史,明史,皆是本朝有真知拙见见贤思齐的历历在目原文,加之前朝亡,后兴之朝加以修史立传,是值得垦定的文化传承脉络。相比与西方文化底蕴的史书记叙,多为行尸走肉的垮垮奇葩,和殖民掠夺,是野蛮的坚船厉炮,弱肉强食,曾经有一位西方贤者言,史书是皇帝为太子精心粉施的童话故事,丑小鸭变成了美公主,它们的偏激私欲杀阀和***,充斥着对各国人民的邪恶统治和暴力,🇨🇳中华民族史记文化更加逼真可信。西方文化是强盗披上了一张羊皮,欺世盗名,以***乱真,大言不惭,狐***虎威,强权政治,文化欺骗。
唐代大史家刘知几提出“史学三长论”的观点,认为史家须具备三个条件:“才、学、识”,而其中又以史识为灵魂。
换言之,以旅美作家林达的通俗表达即是:“记录和呈现历史当然是重要的,而树立一个正确的历史观,可能是一件更为重要的事情。”
所谓史才,是指对史料的搜集、鉴别和组织能力,叙事载言和撰写文章的能力以及运用体例编次内容的能力。
所谓史学,是指对史料、对历史知识及其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比如要求史家应熟知著名的历史人物与***等。
所谓史识,是指有自己对历史和史书编撰的独立的见解和观点,以及秉笔直书,忠于史实的品质和献身精神。清代章学诚曾在“三长”的基础上,加上“史德”,实际上已包含在“史识”之中。
“史学三要”指的是义、事和文,为 清代学者章学诚在《文史通义•史德》中 出:“史所贵者义也,而所具者事也, 所凭者文也。” “义”指历史观点,“事” 指历史事实,“文”指著史的文笔。
在章学诚看来,具备“义、事、文”方可称为“史 学”,三者之中以“义”为主,而“事”与 “文”则是求“义”的根据和技巧。 “义” 是史家主观的见解,而撰写史籍是一定要以 客观事实为遵照的,关于二者如何得到统 一,章学诚说:“能具史识者,必知史德。
德者何?谓著书者之心术也。”所谓心术, 就是史家应当不以主观的偏见代替客观的史实,这是“欲为良史”的基本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