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子飘香不是描写春天的词语。桂树往往在夏秋季节开放,它香气馥郁,沁人心脾,是文人笔下钟爱的对象。柳永在《望海潮》中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赞誉,在这里,桂树和荷花并举,说明它们是可以在同一季节出现的植物。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在***的诗词里见到桂树,比如“吴刚捧出桂花酒”,另外我们还常常说“金秋十月,丹桂飘香”等等,所以桂子飘香不能用来描写春天。
我作为人类回答你的问题。
"三秋桂子"是一个诗句,可以用来形容秋天的时候桂花的香气扩散。
1. "三秋桂子"的意思是秋天的第三个月份的桂花。
2. 在古诗中常用来形容芳香四溢的秋天,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
3. 例如:这个秋天,园子里的桂花开得正盛,整个院子都弥漫着三秋桂子的香气,非常宜人。
1.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2.三秋桂子迎新人,十里荷花怜子心。
3.秋高气爽秋风萧瑟秋风红叶秋风习习春华秋实三秋桂子。
4.得闻三秋桂子香,今宵诗情画意长。
5.轩窗三秋桂子香,无愧于心青灯伴。
6.十里荷花,三秋桂子,四山睛翠。
7.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8.重湖叠山献清嘉,肖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柳永。
秋天,桂子花开,十里飘香。
秋天,桂花正在盛开的时候,却被长着“齿轮”的叶子遮掩住了,它虽然被掩盖住了,可是,桂花依然发出一阵阵扑鼻的清香,沁人心脾,令人陶醉;那香味浓厚,像奶油,像蜂蜜,让人闻了就想尝一尝。
从桂花花蕊中散发出一股股沁人心脾的香气,使人感到神清气爽。
世上最朴实又最典雅的花就数桂花了。它小小的花瓣会散发出迷人悠长的香气,让人心旷神怡。而在桂花开的最迷人的时候,那股子香气,也确实令人魂牵梦萦。每到秋天,桂花树散发出的香味,十里以外的人都能闻到。
山寺月中寻桂是秋季,是中秋节。
第二首词以“江南忆,最忆是杭州”领起,前三字“江南忆”和第一首词的最后三字“忆江南”勾连,形成词意的连续性。后五字“最忆是杭州”又突出了作者最喜爱的一个江南城市。如果说第一首词像画家从鸟瞰的角度大笔挥洒而成的江南春意图,那么,第二首词便像一幅杭州之秋的画作了。作者很爱西湖的春天,他在词里偏偏不写杭州之春,这可能是为了避免和第一首词所写的春景重复。他写杭州之秋,一写灵隐寺赏月赏桂,一写高亭之上观钱塘江潮。两句词就写出两种境界。“山寺月中寻桂子”的“山寺”,指的是西湖西边的灵隐寺。这座古刹有许多传说,有的还蒙上一层神话色彩:传说灵隐寺的桂花树是从月宫中掉下来的。作者曾在寺中赏月,中秋节桂花飘香,那境界使他终身难忘。山、寺、月影下,寻桂子,写出了幽美的环境,也写了置身其间的词人的活动。然而,词人回忆杭州还有另一种境界使人难忘。那就是“郡亭枕上看潮头”,钱塘江潮是大自然的奇观,潮头可高达数丈,所以白居易写他躺在他郡衙的亭子里,就能看见那卷云拥雪的潮头了,显得趣意盎然。“郡亭枕上看潮头”,以幽闲的笔墨带出惊涛骇浪的景色,与上句“山寺月中寻桂子”的静谧而朦胧的美的境界形成鲜明的对照,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白居易是热爱杭州的,所以他在回到北方以后,又产生了“何日更重游”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