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首: 耒
[ huǒ gēng ]
基本解释
一种原始的耕作方法。烧去草木,就地种植作物。
详细解释
一种原始的耕作方法。烧去草木,就地种植作物。
唐 杜甫 《戏作俳谐体遣闷》诗之二:“瓦卜传神语,畬田费火耕。” 仇兆鳌 注:“《货殖传》:‘ 楚 俗之地,地广人稀,或火耕而水耨。’ 楚 俗烧榛种田,谓之火耕。” 唐 畅当 《自平阳馆赴郡》诗:“寥落火耕俗,征途青冥里。”参见“ 火耕水耨 ”。
用火烧除草木,并以其灰烬充作肥料,以利种植的耕作方式。
偏旁是耒,拼音是[lěi],
“耕”,普通话读音为gēng,“耕”的基本含义为用犁把土翻松,如耕食;引申含义种田,如耕牧。
在日常使用中,“耕”也常做动词,表示致力于某种工作或事业,如耕道。
耕 部首:耒 拼音:[gēng] 释义: 1.用犁把土翻松:~种(zhòng )。
~作。
~耘(耕地和除草,亦泛指劳动,如“着意~~,自有收获”)。
笔~(喻写文章)。
舌~(喻教书)。
“火耕而水耨”是中国南方原始农耕方式的概括。《孟子·滕文公上》载:“以杞柳卫其围,鸡豚狗彘守其门,昼则耕田,暮则释耒而饭其父母,是以息增而人多。故杞柳之性,固杞柳也,以为杷,则可以入地。鸡豚狗彘之性,固鸡豚狗彘也,积而畜之,则可以食人。”这段话不仅准确地概括了南方地区先民在生产生活方面的基本情况,而且“以杞柳卫其围”和“积而畜之,则可以食人”更是对南方先民火耕水耨农耕方式的巧妙概括。火耕即刀耕火种,是烧荒开垦农田的方法;水耨即水田耕种,是水稻栽培的生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