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种认为百越之地是蛮荒之地的说法,是非常可笑的。
现在广西出土了1万年的人头骨,以及对珠江三角野生水稻的研究考察,
认为,珠江三角洲的人工驯化水稻是中国最早的种植水稻,
而不是长江地区,
百越地区,在黄帝时期,兵器的铸造,农业工具的制造,
到现在还保留着一些制造冷兵器很厉害的技术。
百越地区,以及云贵地区,
是山多丘陵地带,
不像中原山东,
但是文化,技术的沉淀还是很厉害的。
秦始皇一统六国之后,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但是环顾四周,秦始皇发现还有几个问题未得到解决。
第一,确立至高无上的皇权。其中包含三层意思:①皇帝称号的由来及为何称“始皇帝”;②皇帝的权力:凡行政、军事、经济等一切大权,均由皇帝总揽,一切军国大事都由皇帝一人裁决;③皇帝制度为此后历代王朝所沿用。自秦开始至清末,延续了二千一百多年。
第二,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制和行政机构。①中央设“三公”“九卿”。②地方实行郡县制。③三公、九卿和郡县长官,直接由皇帝任免,皇帝能够有效地控制封建朝廷和地方权力。
第三,颁布通行全国的秦律。①秦律制定的基础是秦国自商鞅以来的律令。②秦律集中体现了地主阶级的意志,影响了后世封建律令的制定。
第一,实行土地私有制,按亩纳税;
第二,统一度量衡;
第三,统一货币;
第四,统一车轨、驰道。
第一,书同文。即统一文字。小篆是当时的官方文字,民间则使用更加简易的隶书。文字的统一,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文化的发展;秦统一文字后,汉字的字形结构基本定型,影响深远。
可以说,秦始皇拿下岭南,确实是远见卓识。要不然,估计现在会多出一个更加强大的越南跟中国作对。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此时的秦国是不是该停手享受这无上荣光?然而,并没有,每个国家在鼎盛时期都不可能允许身边有威胁存在,因此秦始皇灭掉六国之后开始环视自己伟大国家的周遭环境:
北面和西北面和东北面是匈奴,月氏和东胡,都是草原民族,草原民族逐水草而居,有事没事来内地抢一波就跑,对自己威胁很大,但是却不能贸然进攻,因为后勤难以保障, 且草原对于农耕民族来说没有那么大吸引力。
帝国西部已经是青藏高原,无论有没有威胁,此处能据守就是最好状态。
东部已到大海再没有任何威胁,只有南部和东南部的百越地区放在眼前,就像一个毒疮,要赶紧切除。并且,这也是唯一一块能继续啃的动的威胁了。于是,秦始皇开始谋略岭南地区,除掉最碍眼且有最容易拿到的地方。
然而战争推进的并不如想象的那么容易。秦王朝先后三次出兵才拿下岭南,设置为秦国的郡县。可想而知,此地如果一直处于独立状态必将对中原王朝的权威造成极大影响。也难怪此后的汉朝在统一北方之后迅速来谋略已经经营几十年的南越国。
蛮荒之地其实并不蛮荒,从秦汉时期对南越和闽越的重视程度以及三国时期吴国与蜀国对交趾的争夺可以看出此地的富庶和重要性。秦始皇还是非常具有战略眼光的。
秦始皇嬴政下定决心收复岭南地区,是为了给华夏族拓展一片生存空间,因为相比漠北草原,岭南地区更适合农耕。秦始皇花费大力气把岭南化入华夏,给后世的人带来莫大好处。东晋南宋得以存国,与此有莫大关系!
岭南地区当时生活着百越族,都是夏朝遗民,战国时代臣服于楚国。百越数千年来不与中原相同,文化风俗大异与中原,经济也相对落后。秦始皇派遣五十万大军平定百越,并长期驻守百越地区,中原人与百越人相互通婚,慢慢融合在一起了。
为了加强中原地区与百越的交流,秦始皇又下令开凿灵渠,把湘江与漓江相联通。灵渠的存在,促进了两地的经济交流,促进了百越的农业发展,使百越地区真正化入华夏。
这其实就是秦始皇之所以伟大的原因之一,这一举措,包含了深远的历史眼光和文明视野。
很多时候,我们都主要将目光集中秦始皇统一六国上,却忽略了百越之地,其实名义上属于楚国,实际上作为夏朝遗民,其风俗传统,语言,生活方式,生产方式,文化观念,饮食起居都与六国大相径庭,可以说百越地区已经游离于中华文明之外了。
楚国对百越的统治有名无实,更糟糕的是,当时楚国为了百越不会联合起来对其统治产生影响,还使用了诸多分化百越各部族的手段,各部族互相攻击杀戮,树立世代的仇恨,使得百越之地,情形十分复杂。
如果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没有一鼓作气,派出大军一举收伏百越之地,那么失去了楚国的制衡,这边局势可能会继续恶化,极有可能造成小国林立的局面,到时候更难收拾。
再者百越之地,属于热带和亚热带,毗邻大海,稻米三熟,四季可以种植,物产丰饶,如果收复,再建立灵渠,和南粤古道,打通南北交通,将能为中原地区提供丰厚的物质供给和保障。
安禄山是个欲壑难填的人,权势是很多人都一生在追求的,有追求的人大多不会满足于现状,总想着进步。
安禄山不是汉族节度三使,人马几十万,心腹大多外族,一个地方权锋到了顶指的人,对***的归属感就不会很强了。
安禄山唬弄李隆基,看起来在皇上面前装小丑,其实是拿李隆基当小丑,吃定了李隆基那么皇帝在他心里就没了威严压迫感,但是李林甫当宰相的时候他没有反,他怕李林甫。
安禄山也是记李隆基好的,直到造反时还说对不起李隆基,可怎么走上这条路。
这就是节度使制度弊病,地方上军政一起管,一把抓,那么对地方的控制力就强,等于就是自己地盘,又***三个节度使,还是靠在一起的,简直是太可怕,后勤还是中央出,因为属于国家军队。要钱要粮在当时来说是正常的,肯定是张大口要,有太多结余,李林甫当宰相,对情况掌握很深,钱粮人员调拨把握的很不错,听话表现好,就送点,有什么心思就紧点,安禄山有需求老被弄的***的,唬弄不了的人自然就心生畏惧。
杨国忠上来后,安禄山瞧不起他,他也瞧不起安禄山,总是找茬,后来就整天和李隆基讲安禄山要造反,安禄山当时还真没想反,当地方太上皇日子太好过,还太特么不用太超心,但是自己的行为和做的事情却也知道很多是不能做的,在军队搞肃反,养自己私军,地方干部排挤***,用亲信人,把个北方弄成独立王国。虽然没想反,可行为都是造反的行为,心虚,在加上钱粮不给了,好处也没了,那就事业上在进一步吧,起兵了……
总之来说,安史之乱是李隆基自己的问题最大,当皇帝后期真的昏聩了,节度三使这就是把刀给了安禄山,还没加防范,一点控制的力量都没安排,怪不得别人,节度使们后来平叛,可中央乱了,长安都丟了,到处战火,后勤往往协调很难,就让节度使们自己管地方民政来维持军队,从此,节度制度成了***灭亡的主要原因。
汉末,让地方自己养军队打黄巾,汉亡
唐,让有军队的将领管地方,唐灭。
清末,让地方自己弄军队自己弄粮饷,湘淮势力发展,从此晚清失去了南方控制,掌握在汉族官员手上,为以后顺利的进入民国铺平了大道。
不仅是安史之乱,几乎所有朝代的叛乱都如此,都会有一大批人放着好好的日子不过,要跟着别人去造反。这涉及两个最基本的问题,第一是什么叫盛世?第二,古代的军队的性质。
先来说所谓的盛世。现在一般确定的被称为盛世的时期主要包括文景之治、贞观之治、***盛世、康乾盛世。相对而言,文景之治和贞观之治更多的是指国家整体比较稳定,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比较安定,是在上升通道里。***盛世和康乾盛世则是两个巅峰期,政治上比较稳定,国家没有大规模的战争,经济也比较繁荣。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两个盛世,也就是所谓的巅峰期之后,就是一个比较长的国家衰落过程。
实际上,就以经济繁荣程度来说,***盛世和康乾盛世是要大打折扣的。如果按照一般的标准来说,北宋统一全国之后,整个北宋几乎都可以说处在盛世,国家总体比较安定,内部没有大规模的战乱,经济也比较繁荣,国力一直在稳步提升。如果只是看经济繁荣程度,北宋可能是比***盛世持续的时间要长得多的盛世时期。
相比较而言,北宋并没有被称为盛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北宋没有***盛世时期对外扩张那么积极。但这也恰恰是值得讨论的问题,正是因为对外扩张没有那么积极,更加注重保持内部的稳定和一些社会、经济、民生问题,所以整个国家的经济才能持续比较长时间的繁荣。如果过分积极的对外扩张,整个国家的***分配就会向军队倾斜,就很难保持稳定,这也是***盛世最终在安史之乱的打击下戛然而止的原因。
盛世的另一面则是杜甫诗中说过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是私有制条件下任何阶级社会都无法避免的,因为有阶级分化、贫富分化、地区发展差距,所以盛世能够带来的社会***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公平的享受到,只有一小部分人能享受到更多的好处,绝大多数人只要能免于忍饥挨饿,就算是不错了。
而且,所有的盛世都是阶级分化、贫富分化加速的时期,而且会出现越来越明显的阶层固化态势,每个人的上升通道会越来越依赖于父祖辈的财富和文化、社会资本积累,个人努力在其中所能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少。也就是说,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这是这种盛世的常态,而且会加速让一些自耕农破产,整个社会越来越两极化。
也就是说,哪怕是在***盛世、康乾盛世这样的时期,也还是有大批的穷人存在,他们并没有享受到盛世带来的好处,而且这个人群数量不小,这是这些盛世之后就会出现***的社会基础。如果没有这个基础,就不至于出现叛乱。如果社会财富在各个阶层之间的分布相对来说比较平衡,而且每个人的阶层上升通道都是畅通的,都能够依靠个人努力过上更好的生活,当然没有人愿意去造反、叛乱。
第二个问题,古代军队实际上下层士兵都是比较贫苦的,上升通道极其狭窄,而且战损率非常高,尤其是在征兵制条件下,国家初创期还比较注重对阵亡将士的家庭进行抚恤和优待,一旦进入比较长时间的承平时期,军官克扣军饷,喝兵血就会成为常态,下层士兵的生活也是非常穷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