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时期,李白、杜甫刚去世不久,就有人对这两位诗人的作品妄加诋毁,韩愈对此很不满意,就写给好友《调张籍》一诗 : “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不知群儿愚,那用故谤伤,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得到张籍的赞同。
出自韩愈的诗《调张籍》,原文是: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不知群儿愚,那用故谤伤。
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伊我生其后,举颈遥相望。
夜梦多见之,昼思反微茫。徒观斧凿痕,不瞩治水航。
想当施手时,巨刃磨天扬。垠崖划崩豁,乾坤摆雷硠。
惟此两夫子,家居率荒凉。帝欲长吟哦,故遣起且僵。
剪翎送笼中,使看百鸟翔。平生千万篇,金薤垂琳琅。
仙官敕六丁,雷电下取将。流落人间者,太山一毫芒。
我愿生两翅,捕逐出八荒。精诚忽交通,百怪入我肠。
刺手拔鲸牙,举瓢酌天浆。腾身跨汗漫,不著织女襄。
后一句是 可笑不自量。
蚍蜉撼树(拼音pí fú hàn shù)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唐·韩愈《调张籍》。蚍蜉撼树(蚍蜉:一种大蚂蚁;撼:摇动)比喻力量本来很微弱,而又妄想动摇强大的事物,不自量力。该成语一般作主语、谓语、宾语,属于主谓式,含贬义;也作“蚍蜉撼大树”。
撼树蚍蜉,汉语成语,拼音是hàn shù pí fú,意思是指想把大树摇动的大蚂蚁。比喻自不量力者。出自
唐·韩愈《调张籍》:“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后来,人们便把诗中“蚍蜉撼大树”一句简化为“蚍蜉撼树”这个成语。
楼主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提问:
如果只是作业的话答案是:可笑不自量。
蚍蜉撼树 ( pí fú hàn shù ),成语,该成语比喻其力量很小,而妄想动摇强大的事物,不自量力。唐·韩愈《调张籍》诗:“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但是在生活中“蚍蜉撼大树”并不一定是贬义词,它代表的是一种精神和态度。我愿意和蚂蚁赛跑,因为肩上可以抗"一棵树"而非骨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