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于前面的几个朝代,明朝的皇帝在“名讳”方面还是不错的,以“金木水火土”偏旁作为辈分命名。甚至还“造字”,可以对照“元素周期表”,里面有很多生僻字,大多数人根本没有见过。老百姓只要不主动靠拢,很难冲击到这些皇亲国戚的“名讳”,特别是那些字还不太好写,那时候老百姓的识字的可不如现代,看看朱元璋的父亲,爷爷的名字就知道了。还有朱元璋本名叫朱重八。
避讳来源于《春秋》,主要原则有三条,《公羊传·闵公元年》说:“春秋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避皇帝名讳就是为尊者讳。
避讳的松紧程度在不同时期是不同的,大多数时候只需要避名讳即可,只有碰到奇葩皇帝才需要避姓讳乃至生肖讳,比如唐朝禁吃鲤鱼,宋徽宗禁吃狗肉,明武宗禁吃猪肉。
明朝的避讳氛围整体来说是很宽松的,从朱元璋给皇族规定字辈开始,就规定了同宗字辈不用避讳,不会出现宋朝那种赵匡胤继位赵匡义改赵光义、赵匡美改赵光美,赵光义继位赵光美又改赵廷美的麻烦事。
朱元璋作为操心祖宗,恨不得把王朝的方方面面都规定好,让子孙恪守,避讳这事都写进了法律。
《大明律·吏律》:“凡上书,若奏事误犯御名及庙讳者,杖八十。余文书误犯者,笞。若为名字触犯者,杖一百。其所犯御名及庙讳,声音相似、字样各别,及有二字止犯一字者,皆不坐罪。”
也就是说,使用音近字、形近字乃至用了皇帝名字中的一个字,都不算犯讳,只要别两个字联用就行。
如果真的两个字要联用呢?那就缺上几笔,这样皇帝不需要改生僻名,也不影响人们正常使用。
当然,这些是规定,要不要落到实处还是看每个皇帝的看法,明朝皇帝只有朱元璋在这方面抓的比较严,做了很多细致的规定,就连“元宝”也被改称“通宝”。因为他字国瑞,手下将领冯国胜改名冯胜,方国珍改名方谷珍。
明朝需要避皇帝讳吗?
回答是也不是。
皇权至高无上,多年的封建体制,传统思维已经让人不自觉地去避讳,犯讳遭大罪。
但明朝朱家皇室也为我国文化有创造,搞了个辈份字。儿子一辈用一个字,孙子一辈再用一个字。这就是现代的某姓某辈。
而且老朱家还有釆用了五行来取辈份。参照朱家历代皇帝会发现,老朱家取名是用五行相生来取辈份+名(字)。而名***用:如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循环而来,绝不会出现爷爷辈后面跟着孙子辈(辈字早定,名字相克)。
老朱家辈份取名字也不可能是金木水火土,而是相应的带“金水木火土”偏旁字,如:自朱元璋(太祖)后,太子朱标、成祖朱棣(太宗、成祖),朱允炆(建文帝)、朱高炽(仁宗),朱瞻基(宣宗),朱祁镇(英)、朱祁钰(代),朱见深(宪),朱祐樘(孝),朱厚照(武),朱祐杬(睿),朱厚熜(世),朱载垕(穆),朱诩钧(神),朱常洛(光),朱由校(熹)、朱由检(思宗,吊死),朱慈烺、朱慈炯(其它号称皇室太子等)。而朱元璋的璋字应该有水或水的意思,反正从他之后开始。
可能我前面有说错。老朱家辈份字一回事,名字参照五行相生而成。
很多字都不是常用字,甚至我们还不一定马上知道准确读音。
所以说,老百姓会去避讳,也可以说朱皇室也在主动避讳,如果还有人敢冲击皇室权威,那就怪不得别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