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门弄斧意为高手在座,拿起斧头砍柴技不如人。
1. 这句话源于《庄子·庄子》。
其中"班门"指出席,"斧"是挥动工具,"柴"指砍的木材,"弄"是拿着的意思。
因此,"班门弄斧"就指一个不应该自讨没趣的人拿起横在自己面前的斧头砍柴,暴露自己的不足。
2. 在现代汉语中,"班门弄斧"引申为不自量力或表现不当的场面,指有人在某个领域内声称过多而实际上他卻不是行家。
班门弄斧
bān mén nòng fǔ
成语解释 班:鲁班;即公输子;春秋时鲁国人。我国著名的木匠;在鲁班门前舞弄斧头。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
成语出处 宋 欧阳修《与梅圣俞书》:“昨在真定,有诗七八首,今录去,班门弄斧,可笑可笑。”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感***彩 贬义成语
成语用法 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宾语;含贬义,表示能力不如人
成语结构 偏正式成语
1 班门弄斧是指在擅长某项技能的人面前卖弄自己的技能,自不量力而引起别人不屑的行为。
2 这个成语来源于《列子·汤问》中的故事,讲述了一个擅长斧子制作的人到鲁国去展示自己的技艺,但被当地的老斧匠看出了他的斧子做法有瑕疵,于是老斧匠纠正了他的错误,让他感到惭愧。
3 班门弄斧这个成语用来比喻在专业领域不如别人,却在专业领域里卖弄自己的能力,不仅无益于自己,还会招来别人的嘲笑和不屑。
班门弄斧的意思是在鲁班门前舞弄斧子。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不自量力。该成语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宾语;含贬义。
成语出处
最早出处
唐·柳宗元《王氏伯仲唱和诗序》:“操斧于班、郢之门,斯强颜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