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即“留”,折柳送别是古代的一种风俗,在抒发离愁别绪的诗词里经常出现。柳树枝条柔软,纤细下垂,微风吹来,随风飘舞,自然潇洒,妩媚动人,尤其是姿态优美潇洒的垂柳,被人们赋予一定的文化内涵,象征着亲人故友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代表着惹人伤感的别离之痛。
自古写折柳送别的诗歌很多,在此列举一二。
“折柳送别”的诗歌最早见于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小雅.***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南北朝乐府诗《鼓角横吹曲》中也有《折杨柳枝》: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下马吹横笛,愁杀行客人。
“七绝圣手”王昌龄写过一首和折柳有关的诗《闺怨》:闺中***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谢谢悟空小秘书邀答!
所谓意象,即表意之象,表情之象,就诗词创作而言,它是形象与情感意蕴的综合体,刘勰曾说:"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远近,此盖驭文之首术,谋篇之大端。"
由此可见,意象在文学创作中的特殊地位。对中国古代文人来说,意象是其艺术创作的灵魂。所以作为古典诗词这一们综合艺术,意象同样也是一首诗、一阙笔、一篇散文的灵魂。
古人行文,无论诗词歌赋,曲调***,往往意象大于格式。最善于讲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常见之物,赋予一定的情感认知。题主所言的"柳"在古诗词中所赋予的意象,我认为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 在唐诗中常被比拟为“赋别”的意象。罗隐的《柳》就是运用比兴手法,借助春柳的形象,写暮春晴日,长安城外,灞水岸边送别情景:"灞岸晴来送别频,相偎相倚不胜春。自家飞絮犹无定,争解垂丝绊路人。"诗人感物起兴,从古"长安城八景"的灞柳风雪入手,将 柳“絮” 、柳“丝”为比拟,描写出分别时的相偎相倚、牵衣顿足的情景。犹如“飞絮”,飘忽不定,背井离乡,妻离子散,天各一方,这种情况又何止一家?这种“争解垂丝绊路人”的凄惨之状,历历在目,含蓄地揭露社会的黑暗,兵役徭役的残酷,百姓的无奈。
其二,"柳"同"留"为谐音,所以经常有"折柳"表达对亲朋好友的挽留。最为著名的就是王维的《渭城曲》:"渭城朝雨邑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阳关三叠,送别故人,灞桥分别,折柳相赠。这是唐代人常有的送别套路,被王维发挥到了极致,用到了极致,流传到了极致。
其三, 古代诗歌中,“柳”与“愁”,其谐音、比喻等修辞感物联类,诗人用来抒***绪,往往给读者无限的遐想。 在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则运用对比,将当年抒情主人公出征时春光明媚,柳丝轻拂,与佳人的难分难舍的依依惜别之情与归来时的且雨且雪的恶劣环境,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其四,唐诗中还有以"柳"枝的柔美清扬为意象,用来歌咏少女的思春情怀。最为知名的就是贺知章的《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这首诗一反前人以杨柳的细柔形象来形容美人身材苗条的写法,而是用拟人的手法,将自然人化,让杨柳化身为美人“碧玉”而出现,栩栩如生地刻画出杨柳的婀娜多姿,进而让人联想到春如苗条少女,婀娜多姿,春意盎然。
"柳"一言以蔽之:"诗言志",含蓄蕴藉,所以,诗歌必须讲究修辞得当,意象蕴美。
再次感谢悟空小秘书平台!
古往今来,一代代,一批批文儒墨客,学子雅士,或借柳描景,或遇柳舒情寄意的新老作品,参出不尽,举不胜举,妇孺皆知…
为什么在众物云云的植物中,涉及柳的作品最多呢?
其实众心向柳,岂是偶然?***若静下心来精推细敲,事出有因。我也不知道最根本符合哲理的主要因素。不妨抖胆谈一下自我的肤浅认知,先吐为快,仅供参考!
柳,平和、温顺、不张扬…符合华夏文明的特征,柳平义近人,德高望众,给人亲切感、宜接近的气质,华夏文明就是深藏不露,做事稳妥,谦虚谨慎,戒骄戒躁为做人的特点,唯柳都具备这些”素质”。
柳,春来早发,丝长意远,色鲜淡定,枝繁叶茂,意隐智慧不俗,承载丰富,循规蹈矩,有“克己复礼”***的归宿意境,具备不屈不挠韧性,抗风吹雨打能力强,给人成熟可依靠,可寄托与安全感,又因饱尝风霜雨雪,风餐露宿…所以,有”懂“坎坷与崎岖联想感,斯时,可视为”知音“。
柳,值夏幽帘,浓郁,动态丰富,可视为一道门,一扇窗,一垂帘,一活幕…
而穿透之处,总能给人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欣喜感,穿透之处,惊喜丰硕,或一仙境、仙谷、碧湖,险峰…
给人一悬念,幕后总有新大陆。
柳,另人温馨,村庄,河岸,湖畔等地境比比皆是,通俗而不失质雅,懂沧海桑田,时过境迁。知尘红苦短,岁月摧颜…
结果,成为才子佳人,文人雅客倾诉衷肠,寄托心声的最佳“人选”不难理解了吧?
谢谢邀请!
在江南的堤岸泽畔徘徊,映入眼帘的,是成堆、成阵势的碧玉丝绦~柳!
自诗经~昔我往矣,楊柳依依。。。起,柳入诗入词,让人遐思无尽!
柳,在春寒料峭中,鹅黄初绽。。。
柳,在烟花三月里,游丝袅袅。。。
柳,在暮春初夏时,琼林毓秀。。。
这里有感!即兴一句~(为了长夏):
“风中柳叶带蝉舞“
感谢悟空老师邀请,谢谢
【关键词】古诗词《柳》最多运用于情感,离别,乡愁。
中国古今诗歌,一直以来都以悠远,深邃的意境见长,而这些深邃意境的形成,往往很多离不开“物”的烘托,这些繁杂的“物”就形成了千万种诗歌的意象,很多诗歌的意象因为其本身的特性,而被诗人们赋予不同的情感,“柳”被赋予的就是一种离别的伤感情怀,也代表春天来了,万物复苏的意境,《柳》所以是被古今诗人们广泛运用的意象。《比如: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等许许多多用《柳》的佳作。
谢谢邀请。
中国近代史上,林徽因是公认的才女和美女,作为民国***女子的林徽因一生并不只是女神和妻子的形象,同时也是一位慈爱的母亲,女人是花,母亲是树。女人成了母亲,那么花自然成了树,林徽因一生才貌双全,同时也有儿女一双。
▲林徽因和孩子在家中照片
林徽因本身是女建筑家和诗人,丈夫梁思成是建筑学家,这种学术家庭氛围下,作为母亲的林徽因对孩子也特别要求,同时也时刻密切关注着孩子的成绩。
林徽因夫妇给自己的儿子取名梁从诫,“从诫”的意思就是希望儿子可以像北宋著名的建筑学家李诫那样成为现代的优秀建筑学家。
▲林徽因和孩子在家中照片
建国以后,梁思成在清华大学担任建筑系教授和建筑系主任,林徽因也希望自己的孩子们可以继承父母的事业,可以考上清华的建筑系,把建筑学发扬光大。
▲林徽因和儿子在故宫照片
这个事儿我还真的知道,当年林徽因查阅了他儿子的试卷之后,微微一笑合上卷宗,对帮他找试卷的考官说“没事,我就是过来看看的字写的好看不好看,看到他书写进步了,我就放心了。”
世人往往谈及起林徽因,思维同话题总是会不由自主地向“她的爱情”相靠拢,正如“人生只若如初见”一般。徐志摩的追逐、梁思成的守护以及金岳霖的等待,这三部分似乎就是构成林徽因人生的“爱情三部曲”,正是如此,林徽因的人生爱情历程才向世人展示了其与众不同的一方面。如果说20世纪是充满战争与玫瑰的时代,那么林徽因绝对可以称得上是时代最为绚烂的一支。但其实我们今天所述,并非要立足于她的爱情,而是身为清华大学建筑系教授、同时也是母亲形象的林徽因,如何看待儿子建行街仅仅以“两分之差”而落榜清华的真实态度!
第一阶段:梁再冰首度落榜清华,林徽因寄望梁从诫
众所周知,梁思成、林徽因夫妇两人都是上个世纪鼎鼎大名的人物,尤其是在建筑学领域,两人都可谓是“中国式现代建筑的先人”,两人在建筑史上的成就对于近现代中国建筑的发展起到了突出作用。梁再冰出生于1929年,无论是从外貌来看,亦或是悟性来看,梁再冰都很好地遗传了母亲的基因。在梁思成同林徽因的良好教育下,梁再冰的学习成绩一度十分优异。我想正是受到了父母的耳濡目染,梁再冰一直都尤为倾向于建筑,于是“清华建筑系”的目标便深深印刻在了梁再冰的内心之中。
1946年全国高考的来临,正是梁再冰梦想成真的必经之途。但高考成绩公布之时,林徽因面对着落榜的女儿却极为痛心,仅仅两分之差便与清华建筑系失之交臂(当年高考无缘清华之人还有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的女儿梅祖芬和系主任冯友兰的女儿冯钟璞)。在林徽因看来,女儿与清华失之交臂已然是尽力为之后的结果,但继承“建筑衣钵”始终还是林徽因和梁思成所向往的,于是林徽因便将目光投向了儿子梁从诫。
第二阶段:梁从诫再度落榜,落榜背后,却是另有苦衷
当林徽因面对女儿梁再冰的无缘清华后,虽有无奈,但更多的是身为母亲对待女儿该有的坦然。但也正是女儿的败考,在一定程度上也使得林徽因对于之后儿子的希冀更为浓厚。1950年,18岁的梁从诫应父母的希望报考了清华大学的建筑系,当时外界人士一致认为:梁再冰曾以两分之差落榜清华,梁从诫定然会不负众望,挺进清华!但如同诅咒一般,梁从诫竟然也以“两分之差”无缘清华。身为母亲的林徽因面对如此熟悉的场景,再度陷入了疑惑和沉默的状态当中,她根本不相信自己的一双儿女竟然均双双败落。于是在征求了丈夫梁思成和校长的建议后,林徽因走进了阅卷室,开始了凝重且仔细的审卷过程。
林徽因极其仔细地查看着儿子作答的每一道题,几乎都是一字一句细细读过,漫长的时间过去后,伴随着阅题进度的加快,林徽因脸上凝重的表情开始变得自然起来,似乎从儿子的字里行间读懂了什么。翻阅至卷尾时,林徽因猛然发现卷尾工整地誊写着一行汉字:“我不想学建筑,我喜欢历史。”读过这行字之后,林徽因面容上似乎露出了笑容,她慢慢地合上试卷,很淡然地走出了阅卷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