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义灭亲的历史人物故事,大义灭亲的历史人物故事有哪些

tamoadmin 历史典故 2024-08-05 11 0

东周列国志大义灭亲讲了什么?

“春秋时卫国大夫石碏曾经劝谏卫庄公,希望教育好庄公之子州吁。庄公死,卫桓公即位,州吁与石碏之子石厚密谋***桓公篡位,为确保王位坐稳,派石厚去请教石碏。石碏恨儿子大逆不道,设计让陈国陈桓公除掉了州吁与石厚。” 的故事。【解释】:大义:正义,正道;亲:亲属。为了维护正义,对犯罪的亲属不徇私情,使受到应得的惩罚。【出处】:《左传·隐公四年》:“大义灭亲,其是之谓乎。”【近义词】:大公无私、不徇私情、铁面无私【反义词】:徇情枉法、***、认贼作父【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褒义,指维护正义。

讲了:春秋时,卫国石蜡之子石厚,与公子州吁共谋杀君篡位。石厚为了安定国内人心,去求计于自己的父亲。

石蜡因之而设计,借陈桓公的帮助,乘他们到陈国之机,逮捕了州吁和石厚。卫国派人到濮杀死了州吁,石蜡派家臣到陈杀死了石厚。《左传》因此称赞道:“君子曰:'石蜡,纯臣也。恶州吁而厚与(同与,就是一同处死的意思)焉“大义灭亲”其是之谓乎!”“大义灭亲”原指为君臣大义而灭父子私情,后用以泛指炎维护正义而不徇私情。

大义灭亲的历史人物故事,大义灭亲的历史人物故事有哪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1. 《东周列国志》大义灭亲讲了东周时期列国之间的政治斗争和权力争夺。
2. 这部作品揭示了当时列国之间的权谋和利益之争,以及各国君主为了维护自身利益而不惜牺牲亲情和家族关系的残酷现实。
3. 《东周列国志》通过描写各国之间的权力斗争和亲情的牺牲,深刻反映了权力对人性的腐蚀和社会政治的黑暗面,同时也提醒人们在追求权力和利益时要保持良知和道德底线。

大义灭亲的例子历史上有名的例子?

大义灭亲

      卫庄公(公元前757-前735年在位)晚年,宠爱次子州吁,并委任他为将。州吁恃勇凌人,骄纵不法。大夫石碏(què)劝说庄公:“爱护儿子,要教育他走正道。骄、奢、淫、逸,是走上邪路的开始。这四种恶习,都是宠惯和享受过分的结果。受宠惯势必骄横,骄横则难以约束自己,无所约束便容易心生怨愤,怨愤不已就不能安分守己了!如不防范,必然要造成祸害。”卫庄公不以为然。石碏见国难在即,又知儿子石厚与州吁结为一党,助纣为虐,担心日后遭殃,索性告老回家。

大义灭亲的历史人物故事,大义灭亲的历史人物故事有哪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周桓王元年(公元前719年),野心勃勃的州吁终于杀死哥哥卫桓公,自立为卫君。州吁贪残暴虐,引起国人的普遍不满。他生怕诸侯干预卫国内政,便先发制人,约集宋、陈、蔡、鲁等国伐郑,并想借此转移国人视线。有见识的人都指责州吁倒行逆施,必然自食恶果。鲁国大夫众仲就曾预言:“我只知以德治民,未听说以乱治民。州吁穷兵黩武则必然丧众,刑戮妄加则必然失亲众叛亲离,必难成事!”

       果然,州吁窃位不久,便弄得民情汹汹,内外吃紧,州吁眼见无法收拾局面,只得派石厚去向老谋深算的石碏请教对策。石碏憎恶州吁、石厚狼狈为奸,早就有心杀贼,只是孤掌难鸣,无力回天。今见石厚上门讨教,便将计就计,做了个调虎离山的圈套。他说:“当今,陈桓公正有宠于周天子。卫国若请陈国代为通融,得以朝见天子,便可安抚百姓。”

     石厚回复州吁,二人不知是计,竟然轻车简从,前往陈国。石碏则抢先派人赶往陈国,通报道:“州吁、石厚实为卫国弑(shì)君杀兄的罪魁祸首。但卫国弱小,老夫年迈,无计除此乱臣贼子,诚请贵国代为锄奸,捕杀二贼。”陈国欣然应命。

大义灭亲的历史人物故事,大义灭亲的历史人物故事有哪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州吁、石厚刚到陈国,陈人不费吹灰之力,即将二人囚捕起来,并请卫国派员前来行刑。卫国立刻派右宰丑去监杀州吁;石碏也使家臣獳羊肩去处死石厚。人们纷纷称赞石碏是“大义灭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