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gǒng xīng dūn。
“墩”,普通话读音为dūn。“墩”的基本含义为土堆,如土墩;引申含义为厚而粗的木头、石头等。
在日常使用中,“墩”也常做动词,表示用力猛地往下放,如墩嘴。
“墩”,初见于商朝甲骨文中,后来陆续在金文、秦系简牍、说文中发现,“墩”字简体版的楷书从秦朝小篆演变而来。
星墩读音是gǒng xīng dūn。
拱[gǒng]汉语汉字
拱,1动词。从手,共声。本义:抱拳,敛手。两手在胸前相合,表示恭敬。2姓氏。
康熙字典《唐韵》《正韵》居竦切《集韵》《韵会》古勇切,𠀤音巩。《说文》敛手也。《徐曰》两手大指相拄也。《书·武成》垂拱而天下治。《注》垂衣拱手也。《礼·玉藻》凡侍於君垂拱。《疏》沓手也。身俯则宜手沓而下垂也。
yǐ dūn
“倚”,现代汉语规范一级字(常用字),普通话读音为yǐ,最早见于楚系简帛时代。“倚”的基本含义为靠着,如倚靠、倚赖;引申含义为仗恃,如倚势、倚恃。
在日常使用中,“倚”也常做动词,表示靠近,如倚负。
倚”,初见于楚系简帛时代,人表意,篆书形体像一个人,表示人靠在他物上;奇表声,奇有不同义,表示人所靠之物必与己不同。后来又在《说文》中发现,“倚”字简体版的楷书从《说文》演变而来。
读音:yǐ dūn
倚基本解释
1. 靠着 ~马千言。~着门框朝外看。
2. 仗恃 ~势欺人。~老卖老。
3. 偏;歪 不偏不~。
4. 姓。
敦基本解释
敦[dūn]
1. 质朴、笃厚。敦厚
2. 诚恳。敦聘、敦请
书法中的厚重,指作品中的字给人的视觉感受是重量感足,厚实,还有一层意思是指作品整体而言有分量,有价值,质量好。
书法体量方面的厚重怎样写?
以隶书为例:线条粗壮有力,结构空间布白要密。中锋运笔,方笔圆笔结合使用。圆浑饱满。有阳刚之美。如《衡方碑》.《校官碑》、《樊敏碑》。这几种东汉石碑,气息高古朴茂,厚重朴拙。
"厚″是具有醇厚的时代审美特征,反映出汉代博大雄强的气象。
近代书法家刘炳森隶书取法《华山庙碑》,《乙瑛碑》,《张迁碑》,《石门颂》等。他的书法遒劲厚重,气象雍容,有体量,有分量。(下图书法作品为刘炳森先生所书隶书《***、沁园春、雪》。
对于“书法,该怎样写才会显得厚重”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隶书厚重一路风格的,当数《张迁碑》、《肥致碑》和《鲜于璜碑》了。而楷书厚重一路风格的,那就是颜真卿的楷书《勤礼碑》了。另外,还有部分魏碑,也属于厚重一路的。
(上图为汉《肥致碑》局部)
(上图为颜真卿楷书)
那么,怎样写才能显得厚重呢?
主要在用笔。书法创作,中锋用笔取其厚重,侧锋用笔取其娇艳。
要想把字写得厚重,建议多临习汉《张迁碑》、《鲜于璜碑》和《肥致碑》。也可以临习颜真卿的楷书。
我们经常听人讨论书法,说这个字写的厚重或者飘逸灵动,或者说某人写的字太薄了,甚至你去请教一位老书法家,他会从纸的反面看你写的字,看墨有没有洇下去,这其实就是看你写的字够不够厚,能不能力透纸背。
厚重是书法的重要审美元素之一,它的反面就是薄、飘,如果你既能够写的厚重,又能够灵动的话,就是飘逸了,飘逸和飘不是一个概念。
厚重的用笔一般和圆笔相搭配,藏头护尾更容易写出厚重的线条,而方笔给人的感觉会比圆笔单薄一点,就像柳公权的楷书,他的捺画写的非常的方整,就会给人一个大刀片的感觉,刀片的感觉就是薄。
但是高手的处理一般会让笔画既能够显示出力量,又不失去厚重,使圆中带方、方中有圆,所以虽然柳公权的捺写的很方,但是他配合上其它的笔画并不显得单薄。
想把字写的厚重,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要中锋用笔,裹锋铺毫,这种笔法需要长期的训练才能掌握,我们看何绍基的书法,他的书法被称为清朝书法第一,但是很多人觉得写的很丑,主要还是我们看到的照片不够清晰,看原作的话,就大不一样了。
我们把他的字放大以后就不一样了,能够看出他的用笔之美,中锋圆笔写的行书,融入篆书的用笔,虽然看似笔画弯弯曲曲,没有那么的挺拔,但是笔里内含,确实能给人以厚重之美。如下图:
书法家通过调整笔锋,写出厚重感觉的线条,既展现了用笔的力度,同时把书法这种本来只有二维平面的书写,变成了三维的立体艺术,丰富了书法的表现力,同时也增加了学习者书写的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