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前倨后恭【拼音】: qián jù hòu gōng【解释】: 倨:傲慢;恭:恭敬。以前傲慢,后来恭敬。形容对人的态度改变。【出处】: 《战国策·秦策一》:“苏秦曰:‘嫂何前俾而后卑也。’”《史记·苏秦列传》:“苏秦笑谓其嫂曰:‘何前倨而后恭也?’”【举例造句】: 帝有葛仙翁笑诞:“猴子是何前倨后恭?”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五十一回�【拼音代码】: qjhg【近义词】: 前倨后卑【用法】: 作谓语、状语、定语;指人的前后态度【英文】:【故事】: 战国时期,纵横家苏秦求父亲给他新皮袍和百两黄金,前去秦国游说他的政治主张,没有成功只好灰溜溜地回家,嫂子连饭都不给他吃。他并没灰心,闭门读书,甚至用锥刺股来提醒自己,后来他成为六国的丞相,回家时嫂子跪地不敢抬头。
苏秦成名前大嫂处处奚落他,成名后又害怕,恭维他,反应了小市民的功利思想。
一个人对世俗的献媚的心里区间到底有多大呢?有些人可能对金钱和社会地位看的比较平静。有些人对不如自己的人尖酸刻薄,对自己的上司必躬屈膝。就像苏秦的大嫂一样,前倨后恭只能徒增笑料。
反应了人们的势利眼。对于穷困潦倒时候的人,即便是自己的亲人,也会鄙视,瞧不起。但是等到对方飞黄腾达的时候,就又对人家毕恭毕敬,呈巴结的姿态。充分的体现了那句: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深刻反应了人们的嫌贫爱富的一种姿态。
苏秦之嫂前倨后恭反映了反映了人的势利心态。苏秦年轻的时候出去求官谋事,经常一无所成的回到家里,嫂子认为苏秦是一个窝囊废,对她的态度就很傲慢,后来,苏秦当上了秦国的宰相,回到家中后,嫂子对他的态度恭恭敬敬,礼遇有加,反映了人的势利心态。
公元前五世纪中国战国时期,并存着许多国家,其中主要的有秦、燕、赵、齐、楚、韩、魏7个,称为“战国七雄”。位于今中国西北陕西一带的秦国。
苏秦反复研究了各国的形势,认为说服6国***纳“合纵”的策略以应会秦国是可行的。他先说服了燕国、赵国,然后又逐步使燕、赵、齐、楚、韩、魏6国结成以楚国为首的同盟。
联合对付秦国。苏秦兼任6国的军队总参谋。秦国得知这一形势后,再也不敢随便侵略六个国家中的任何一个了。这种状况相持了约十五年之久,直到秦始皇统一中国。
苏秦既是6国的军队总参谋,所以在6个国家间来往就很有地位了。有一次,他因公路过老家洛阳,当地的官员早就命人预先清扫街道,列队欢迎。
苏秦的父母,拄着拐杖,也早早在大路口等候。回到家里,妻子躲在旁边,不敢正眼看他。苏秦的嫂子更是毕恭毕敬,连连行礼貌。
苏秦笑道:“嫂子,你的态度怎么变化这么大呀。以前瞧不起我,现在却这样谦卑。”苏秦的嫂子一边哆嗦,一边答道:“如今叔叔做了大官,发了大财,我哪敢象从前一样。”
苏秦不禁感叹道:“人贫穷了连自己的父母都不以为然,富贵了连亲戚都害怕你,难怪人们看重权势利禄了!
前倨后恭的寓意启示我们:苏秦出生于穷乡僻壤,但他不甘贫苦,立志要活得有尊荣。
他勤学苦读,终于靠着口才让诸侯国君***纳了他的“合纵术”,一朝成名而拥有万贯家财。
家人对他的态度也由冷嘲热讽到毕恭毕敬、巴结奉承,来了个180°大转弯,受到的待遇可用天壤之别来形容。其实,像苏秦嫂子这样的人属小人之列,这些人往往靠巴结富贵之人,谋得些许银两。而君子则靠自己的真才实学来发财致富。
君子应当以平等心对待他人,做人要有志气,有骨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