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更半夜指的是晚上十一点到第二天凌晨一点这段时间。
因为在我国的古时候,夜晚的子时也称为是“三更”,而三更半夜的说法出自我国古代二十四史之一的《宋史》这本历史典籍里的“赵昌言传”。“三更半夜”现如今已经成为了一个汉语成语,与其原本的指代的意思稍有不同,作为成语时,这个词直接被泛指作深夜。
"三更半夜"是一个古代的时间概念,指的是夜晚的某个具体时刻。根据传统的时间划分,一天被分为五更,每更约等于两个小时。因此,"三更半夜"指的是夜晚的第三更,即大约在凌晨三点左右。
三更半夜是指11点到次日凌晨一点
一更也等于现在的二个小时,从晚上七时开始起更,一更指七时至九时,二更指九时至十一时,三更指十一时至次日凌晨一时,四更指一时至三时,五更指三时至五时。民间俗话说:“一更人,二更锣,三更鬼,四更贼,五更鸡”。
古人将一昼夜划分十二时辰,每一时辰为两个小时,以子鼠起,将当天半夜11时~次日凌晨1时划定为子时,如此类推至亥猪为21~23时为亥时,刚好一个循环。三个半时辰有两种解释:
1.视为三个时辰加半个时辰,以地支记时计,是七个小时。
2.视为三个半只时辰,按上述计为一个半钟(1.5小时)。
三更半夜指的是23点到1点。 古代一昼夜分十二时辰,其中完全属于夜晚的有五个时辰,也叫五更。一个时辰,占现代计时法的两小时。其中夜晚更次如下:19—21时,戌时一更。21—23时亥时二更。23—1时子时三更。1—3时丑时四更。3—5时寅时五更。 十二时辰制,西周时就已使用。汉代命名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
三更半夜指的是晚上十一点到第二天凌晨一点这段时间。
因为在我国的古时候,夜晚的子时也称为是“三更”,而三更半夜的说法出自我国古代二十四史之一的《宋史》这本历史典籍里的“赵昌言传”。
古人一般将夜里的时间分为更和点。一夜等分为五更,一更也等于现在的二个小时,从晚上七时开始起更,一更指七时至九时,二更指九时至十一时,三更指十一时至次日凌晨一时,四更指一时至三时,五更指三时至五时。
古人还把一昼夜分为12个时辰,用12地支表示,每个时辰等于现代的二个小时。子时从夜间十一点到次日凌晨一点,丑时从一点到三点,依此类推,每隔两小时分别为卯时、辰时、巳时、午时、未时、申时、酉时、戊时、亥时。
三更指当天23:00到第二天1:00这个时间。
中国古人把一夜分为五更,一更19:00~21:00 ,二更指21:00~23:00,三更指23:00至次日凌晨1:00,四更指1:00~3:00,五更指3:00~5:00。三更正是半夜时分,一般称为三更半夜。每更又分为五份,每份为一点。整更击鼓,逢点鸣钟。因为昼夜长短的季节性变化,所以不同季节更点长度也是不同的。同时,一夜定义不用日出日落算,而用日落后二刻半到次日日出前二刻半这段时间来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