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争论二千年的孟子“性善论",如何理解?
孟子:(约公元前385一约前304),名轲,邹国人(今山东邹县)。系儒家第二位***,终生未曾做官,以教育为职业。
孟子在政治上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君臣关系平等。要求诸侯王“保民而王",取于“民有制”,反对“虐民,残民",提倡“井田制",使人民生活有基本保障。并用“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维护当权王派体系统制。在哲学上,他宣扬性善论,重视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看似占有唯心,但也有可取之处。
孟子在哲学上的性善论,完全处于公正自白的立场。人性化和共同化,向来就有善的一面,在“善”中求存,“善"中求思这样一个逻辑思维定义。回顾历史,各朝代都是这样执行和奉承下来的。
恶。善的反义词,人生初始,沒有善与恶之分,随着人生轨迹的迈向和驱使,“恶"字才被逐一体现出来。因而成了善的对立面。也就是说,善与恶是相对化的“悖”与“进”的关系。人,没有向来的恶,也没有向来的善。善与恶的共存,表明了矛与盾的生活态度,人生价值观的完全体现。
所以,孟子哲学的性善观点,其实也是立的住足的。
谢谢邀请,希望我的看法能够对大家有启发。
首先我认为人性本无善恶,要看环境和立场了。
其次人性是善恶的复合体,正如一个太极阴阳,不存在纯粹的善,也不存在纯粹的恶,只是多少和比率的问题,另外,人的善恶比率也是随机变化的,在某些情况下善多于恶,在某些情况下恶大于善,正所谓,恶向胆边生,一切皆为恶,放下屠刀,立地又成佛。
但总体上,人生下来本性还是善的,只是后世影响多了,夹杂了很多恶的因素,另一方面,人出生之前也携带了祖先父母传递给的很多影响,也会影响新生儿的习性,说是先天,其实也是后天的影响。
孟子之所以这么说,正是因为看破了人性善恶的本质,又积极地看待人的未来,认为人性纵然无善无恶,又或者带有恶的***,但是经过后天教育还是可以为善的。
人性本善的结论正是让人看到了希望,看到了改变就有可能,毕竟人心向好!
孟子的追求,是要天下***尽尧舜。
但荀子反其道而行之。荀子要让天下***尽大禹!
尧舜禹,都是三王!
但是,尧舜留下的都是德政和鸡汤故事。
而大禹,留下了九鼎,镇压世界。
留下了治水的功绩,垂则万世!
这就是孟子和荀子的区别。
尧舜二帝禅让,却被活活饿死。
大禹家天下,从此封建社会两千年。
有朋友会说封建是不好的,但是任何制度存在都有其优越性,更何况是这种传承了两千年的制度。
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问题,因为我们很多人都在相信或者坚持着性善论,至少面子上,嘴上。这同时也是一个极为复杂的问题,做为一个基本的哲学问题,千百年来争论不断,支持者有之,反对者有之,误解曲解者有之。
那么要让我来回答这个问题,我试着从这几方面来做简单的解释,并非全然正确,只是为好学者,提供一点自己的想法和思考方向。
首先我们先来讨论,“性善论”中的“性”是什么?是人性?还是天性?我们回归文本,看看孟子怎么说。
孟子说:“口之于味也,目之于色也,耳之于声也,鼻之于臭也,四肢之于安佚也,性也,有命焉,君子不谓性也。”
第一个性,其实就是一种事实描述,可以说是事物的本性,但是孟子接着说“君子不谓性也”。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前面说的那些都可以被称为“性”,只是君子不把他们称为“性”而已,那么君子把什么称为“性”呢?
我们都知道,孟子师承子思,子思在《中庸》开篇中就说到“天命谓之性”,孟子坚信并继承了这种思想,孟子说:“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这里孟子提出了一个比较重要的儒家内圣功夫学,即尽心到知性,进而到知天。孔子说的“五十而知天命”,孟子在这里面做了发展理解,并不是说人到了五十就会知道天命,而是经过五十年不断的修养自身,从而达到的一种境界,是一种拥有大智慧的境界。换句话说,到那时,也就明白了孟子的“性善论”了。
接着,我们讨论孟子的“性善论”到底是什么?孟子说:“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这是孟子性善论的主要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