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是指动不动就。
造句
动辄发怒是放纵和缺乏教养的表现。
教育孩子要讲究方式方法,不要动辄就疾言厉行的教训。
迷信的人相信神佛就能够预知过去,未来事实上并没有动辄得咎的神灵。
动辄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dòng zhé,意思是指动不动就。出自《后汉书·南匈奴传》:“臣等生长汉地,开口仰食,岁时赏赐,动辄亿万。”
宋·李纲《辞免知枢密院札子》:“臣本书生,进由庠序,以忠义自许,妄意事功,而性刚才拙,动辄多忤。”
《东周列国志》第一百三回:“朱英曰:‘李园以妹故,宫中声息,朝夕相通,而君宅于城外,动辄后时。’”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五》:“佃户曹二妇,悍甚,动辄诃骂风雨。”
鲁迅《书信集·致陶亢德》:“因为我其实不能幽默,动辄开罪于人。”
动辄得咎
标准读音:dòng zhé dé jiù
成语释义:辄:即;咎:过失,罪责。动不动就受到指摘或责难。
情感属性:贬义词。
成语结构:偏正式。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指做事往往获罪。
意思是动不动就受到责备或处分。
辄,读音为zhé,最早见于秦朝说文小篆时代,在六书中属于形声字。“辄”的基本含义为总是,就,如动辄得咎;引申含义为仗恃胡作非为,如“甘受专辄之罪”。
在现代汉语使用中,“辄”常用作动词,指专擅,独断专行,专权,如辄代(擅自替代)
汉语成语,拼音是dòng zhé dé jiù。意思是动不动就受到责备或处分。
成语出处
唐·韩愈《进学解》:“跋前踬后,动辄得咎。”
成语用法
偏正式;作谓语、定语;
示例
◎ 小厮因动辄得咎,只得说道:“请问主人:前引也不好,后随也不好,并行也不好,究竟怎样才好呢?”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七十八回◎ 而凶悍阿婆,奸刁的小姑,处处都有啼笑皆非,动辄得咎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