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我的回答,“燕人不食嗟来之食”这句话的意思是,燕国有人宁可饿死也不吃嗟来之食。这个故事体现了人们对于尊严和自由的追求,即使面临生存的困境,也要坚持自己的原则和尊严,不屈服于嗟来之食。这个故事也告诉我们,人要有骨气和自尊心,不能因为一时的利益而放弃自己的尊严和原则。
这是一句出自古代经典文学作品《论语》中的名言,原文为:“燕人不饿食于食,不饱居于宾。”意思是指燕国人不会因为食物的来源而有所满足,也不会因为住宿的条件良好就感到满足。这句话表达了燕国人有追求更高境界和更高素质的生活态度。它反映了古代中国士人的崇高精神追求,以及不满足于现状,追求进步和自我完善的精神风貌。
酉阳杂俎·卷十二·语资》:李白的名气传播海内,天下皆知,因此玄宗特意在便殿中召见于他。李白曾有诗云: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盛世逢明主,欲一展平生抱负之心可见一斑。
玄宗看到李白之后,见他神气高朗,飘然洒脱,犹如谪仙人一般乘风披霞而来,一时间甚至忘了自己身为帝王的万乘之尊。
于是,玄宗大喜之下,就让李白脱去靴子好更轻松地坐在自己身边。李白也丝毫不客气,伸出腿向着一旁侍候的高力士说道:“来,替我把靴子脱掉。”高力士这个人不一般,一生深受玄宗宠信,曾被加封骠骑大将军,朝中内外都极为尊敬他,估计也就李白敢这么做了。
毕竟是玄宗的旨意,高力士也是无可奈何,只得捏着鼻子替李白脱下了靴子。等李白告辞离开便殿之后,玄宗为了按照高力士,指着李白说道:“这个人啊,天生就是一副穷命相。”
叹曰:李白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最让人觉得飘逸洒脱的人,所谓“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当然,他也是活得很有尊严的一个人,毕竟“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这与陶渊明的“不为五斗米折腰”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为了活得潇潇洒洒,活得有尊严,哪怕日子再清苦,也不愿低头折腰再回头。
不为五斗米折腰
bù wéi wǔ dǒu mǐ zhé yāo
【解释】五斗米:晋代县令的俸禄,后指微薄的俸禄;折腰:弯腰行礼,指屈身于人。比喻为人清高,有骨气,不为利禄所动。
【出处】《晋书·陶潜传》:“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
【结构】复句式成语
【用法】复句式;作谓语,分句;形容人有骨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