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友邀答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而益有余。平均主义是不是逆水行?
天之道乃宇宙万物运行之规律。
损有余而补不足:即指无论谁破坏了大自然或触犯天规,都无法弥补。坏事有余成事不足者必承担相应的后果与严重的惩罚以警示后人。
人之道:即人的所作所为。
无论如何人都是在地之上,天之下谋生。即是心不肝,情不愿者想挣脱宇宙万物的运行规律,但又不可避免周围环境,更脱离不了宇宙万物!
任何一个国家或个人的所作所为中,好的,美善的、正义的得到多数的攒扬,得到上天的赐福,发扬广大。坏的,邪恶的、丑陋的、非正义者无论怎么做,都得不到人们的攒扬与支持,更不能改变宇宙万物的运行规律,只能对世人起到警戒,警示、警醒的作用。这就是“人之道,损不足而益有余”。俗话说:“造物弄人"也在情理之中。
平均主义是不是逆水行舟?相对平均不是逆水行舟;绝对平均是不可能的。例:共享主人盛宴,都能吃饱(平均);受肚子大小局限,吃的有多有少(不均)。
谢谢邀请!
老子!哲圣的鼻祖,所言甚奥,难得尽知其精要。下面解释,难免曲解,望请斧正。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天之道!泛指自然的一切都是消耗(损)自身的力量(***)补(满足)人及一切生物所需。讲的意思是:自然为本体全部奉献,人及一切生物才能得到所需要(缺少)的东西。直指自然本体去全部作为(是奉献)
人之道:损不足而益有余。人之道!是单指人的行为不要过多(损不足)对自然,人事(包括所有人的情感)伤害,就会得到很多好处。讲的意思是:人为本体,不要作对自然,人事过多伤害的事,人才会得到最大的好处。直指人本体不作(干损事)为(是索取)
提取自然本体与人本体,不难发现均属相对关系。在联系提问:平均主义是不是逆水行舟?综合分析后回答:事物相对平衡状态,是推进事物发展的必要条件,不是逆水行舟。
这句话体现了道家的国家管理智慧。
什么是“天之道”?
就是宗教管理之道,国家行政之道,实际上就是“国之道”,就是“国家宗教之道”和“国家行政之道”。
“损有余而补不足”,就是说国家管理的诀窍是对经济上的富者进行征收税赋来准备不时之需,或者对思想上的“圣人”的思想进行控制,以免蛊惑人心,这就叫“损有余”,当遇到灾害时,用截流下来的税赋去赈济灾民,当人民遭受灾害时,对他的心理进行抚慰及关怀,则是“补不足”。
什么是“人之道”?
就是人民生存之道,人民管控之道。
“损不足而益有余”,就是说国家就是要保护富者的利益,只有他们富足了,才能根据税赋的征收需要缴纳供奉,或者对思想上的“圣人”予以保护,树立一种标杆,这就叫“益有余”,富者对于平民利益的获取不能搞平均主义,不然出现不时之需国家作为管理机器就无法应对,同时,“圣人”也可以合理有效的对人民的错误思想进行批驳,这就是“损不足”,就是无论物资,还是思想都要克服平均主义的倾向。
这句话实际上反映出“阴阳”的转换原则,这里的“不足”和“有余”就是一种“阴阳”,就像“贫穷”和富贵,就像“神职贵族”与“平民信众”,有不足的,那就有有余的,有穷的,那就有富的,有传播信仰的,也就有接受信仰的,什么是信“仰”,“仰”就是代表一群人,有人在上面讲,有人在下面听,我们应该辩证的看待这个问题,如果一切都平均了,都平等了,都没有差异了,就不存在老师了,国家行政、国家宗教的存在也就失去了意义,大家都一样,找谁去缴纳税赋及付出供奉?这样出现不时之需又该怎么办?大家都等死吗?
所以道家人物认为,就是要人们物质能力或者精神能力之间存在差异,才有行政及宗教管理的必要,国家也才能够得以生存。
如果达到共产主义社会,可以“按需分配”,不存在***短缺的问题,就不需要国家来行政进行分配,也不需要宗教来抚慰那些受伤的心灵,国家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这就形成了一种升级版的“平均主义”,从量变到质变的“平均主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