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贵在有自知之明,自知之明是,宝贵,可贵的,也是不容易做到的美德。而汉高祖就做到了,他的三不如完美演绎了这种美德。他说,论智慧智谋,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治理国家,后勤供给,吾不如萧何。行军打仗,吾不如韩信。三人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以他当时身份地位,能有如此清醒的认知真不易。
刘邦说运筹帷幄不如张良;安抚百姓不如萧何;率军打仗不如韩信。 帝置酒洛阳南宫,上曰:“彻侯、诸将毋敢隐朕,皆言其情: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王陵对曰:“陛下使人攻城略地,因以与之,与天下同其利;项羽不然,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此其所以失天下也。” ”高祖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刘邦三不如指:谋策不如张良,治国不如萧何,打仗不如韩信。
“谋策不如张良,治国不如萧何,打仗不如韩信”出自<史记>。这句话的意思是:出谋划策比不上张良;管理国家,安抚百姓,源源不断地保证物资和粮食供应,那我也不如萧何;至于统领百万大军,攻无不克,战无不胜,那我更比不上韩信。
这三人都比我强,但他们却被我用之,这就是刘邦能得天下的原因。
《史记·高祖本纪》记载:刘邦在总结夺取天下的经验时说:“……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人,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刘邦年少“不事家人生产作业”,及壮才混了个泗水亭长的升斗小吏,在“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的大洗牌中,他居然力挫群雄,一枝独秀建立起西汉王朝,他所凭藉的是什么?一句话,张良、萧何、韩信等人才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谋策不如张良,治国不如萧何,打仗不如韩信
上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张良字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供给军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
在大帐内出谋划策,在千里以外一决胜负,我不如张良;平定国家,安抚百姓,供给军饷,不断绝运粮食的道路,我不如萧何;联合众多的士兵,打仗一定胜利,攻占一定取得,我不如韩信.
运筹帷幄中是刘邦对张良的赞誉。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记载:“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
张良,字子房,秦末汉初杰出谋臣,与韩信、萧何并称为“汉初三杰”。 张良追随刘邦,力劝刘邦在鸿门宴上卑辞言和,保存实力,并疏通项羽季父项伯,使刘邦顺利脱身,还协助汉王刘邦赢得楚汉战争,建立汉王朝,被册封为留侯。
西汉时期,刘邦在都城洛阳南宫摆酒宴,招待文武百官。他问百官他与项羽的区别,百官纷纷夸赞他大仁大义。刘邦说运筹帷幄不如张良,安抚百姓不如萧何,率军打仗不如韩信,但他能合理地使用他们三位俊杰,所以能得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