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不附体
hún bù fù tǐ
成语解释 魂:灵魂;魂魄。迷信的人认为人魂魄一离体;就失去知觉;无法行动。形容受到极大的惊吓;恐惧万分。有时也形容受到极大的诱惑;不能自主。
成语出处 元 乔吉《金钱记》第一折:“一个好女子也,生得十分大有颜色,使小生魂不附体。”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感***彩 贬义成语
成语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状语、补语;形容受***而失去常态
成语结构 主谓式成语
表示没有灵魂,六神无主的样子,一般这种情况表现在一个人受到突然的打击和惊吓,会出现心神不宁,坐卧不安的这种情况到哪里都不安心、不踏实,没有自己的思想就叫魂不附体。
魂不附体
成语发音:
hún bù fù tǐ
成语解释:
魂:灵魂;魂魄。迷信的人认为人魂魄一离体;就失去知觉;无法行动。形容受到极大的惊吓;恐惧万分。有时也形容受到极大的诱惑;不能自主。
魂不附体的意思是魂魄脱离肉体。
语本《南史.卷三二.徐嗣伯列传》。
后用「魂不附体」形容惊吓过度而心不能自主。
扩展资料
古人相信活人的身上有精气,即是灵魂,死时才会离开人的身体。
有时候人因为受到极大的***,变得极为慌乱,或是失去知觉,就好像魂魄暂时离开了身体,这时人们就用「魂不附体」来形容这种情形。
在所引典源中,提到有位妇人久病不癒,徐嗣伯诊断之后,研判这是一种叫做「尸注」的病,用死人的枕头煮水服用就可以痊癒。
后来王晏知道这件事,就问徐嗣伯原因。
徐嗣伯回答︰「尸注这种病是因为被鬼气缠身,用死人枕煮药服用,鬼气就会散去,不会再附于人的身上。」这里的「魂气」是指外来的鬼气,而非指人自身的魂魄。
后来「魂不附体」这句成语就由这里演变而出,而「魂」却转移为人自己的魂魄。
字面意思看,魂是指灵魂,魂魄。附是依附,体是指人的身体。魂不附体指人的灵魂不能依附自己的身体,失去了载体,就没有了知觉,无法行动。常指受到极度的惊吓和诱惑后的精神状态。
【魂不附体】基本释义:灵魂脱离了躯体,形容因惊吓而极度恐惧
(魂不附体)读音是 húnbùfùtǐ。
例句有:1、土匪一看头领死了,个个吓得魂不附体,只顾逃命去了。2、一个彪形大汉居然被一隻小老鼠吓得魂不附体,连喊救命,岂不可笑?
近义词语有:丢魂失魄、六神无主、心惊胆落、魂不守舍、心惊胆战、丧魂落魄、魂飞天外、胆颤心惊、慌慌张张、魂飞魄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