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是排行老大,“仲”是老二。《说文·人部》:“伯,长也。”“仲,中也。”举孔子为例:孔子有一个同父异母的哥哥,名孟皮,字伯尼;孔子名丘,字仲尼。历代封建统治者把孔子“抬到吓人的高度”,孔子的名字是不准随便提及的;近代孔子声价大跌,客气点称他一声“孔二先生”,不客气就干脆叫他做“孔老二”了。还有三国时期的孙策和孙权(孙坚长子、次子),孙策字伯符,孙权字仲谋。
“伯仲”两字连用,表示相差不多,难分高下,成语有“不相伯仲、伯仲之间”。
意思:〈文〉兄弟排行次第,即老大和老二;比喻人或事物难分优劣高下。
例词
不分伯仲伯仲之间
例句
两个人的水平在伯仲之间,胜负很难预料。
两位追求者的才学、家世都一样优秀,不分伯仲,让她不知如何抉择。
指不相上下的事物。
一家有兄弟数人,在给他们起名字的时候,有意用上“伯(孟)、仲、叔、季”等字,以示长幼有序;
这种习惯作法,如果从西周初年算起,在我国至少已有两千年以上的历史。“伯”是排行老大,“仲”是老二。
《说文·人部》:“伯,长也。”“仲,中也。”
举孔子为例:孔子有一个同父异母的哥哥,名孟皮,字伯尼;孔子名丘,字仲尼。历代封建统治者把孔子“抬到吓人的高度”,孔子的名字是不准随便提及的;近代孔子声价大跌,客气点称他一声“孔二先生”,不客气就干脆叫他做“孔老二”了。
“伯仲”一词是指两个人或者物品在某些方面非常接近,难以区分优劣。也可以用来形容比赛或竞争中两个对手实力相当,不分上下的情况。例如,“这场比赛双方实力相当,可以说是伯仲之间的较量”。